人的一切成长与进步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上)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仔细想象就会知道,刚需这个东西其实是根植在价值观上的——价值观几乎决定一个人的一切。这事我们早就知道。

你想看,表现型选手,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在别人眼里的表现,成功这个状态使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刚需,他们时时刻刻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的足够好,成功这个状态是最令人向往的了。

而进取型选手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变化,自己的进步,于是他们并不在乎或者说没那么在乎自己当前的不i凹陷是否好看,他们知道学习任何一个技能都有一个工程,早期的时候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是很正常的,只要持续刻意练习就一定会有进步和变化。

所以进取型选手很容易理解接受并直接践行这个观念:

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

这两种人的世界完全不同。

表现型人格眼里世界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在此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状态。

而进取型选手,知道失败和成功都知识某一时刻的状态,他们之间还有无数个过度阶段,叫做成长。

表现型选手不成功就意味着失败,于是他们看不到成功希望时,多半会选择放弃。

而进取型选手知道除了成功和失败,还有一个状态:

不断成长,不断接近成功。

正因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不会过度失望,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也能到达目的地。

你看“价值观决定你的命运”这话一点也不假,经过这么久,我们早就知道,有些人的价值观是这样的:

金钱>时间>注意力

成功>成长

过去>现在>未来

而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这样的

注意力>时间>金钱

成长>成功

未来>现在>过去

价值观不一样,那你的选择自然就会发生变化,刚需也就与其他人不同。

我们来看看一个让你震惊的例子,绝大多数人为什么赚不到钱这个终极问题上我有一个这样的解释:

赚钱并不是他们的刚需。

那他们的刚需是什么?

他们的刚需是花钱,而不是赚钱。

仔细想象,发财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他们以为发财是刚需,而实际上他们的想法暴露了真相:

等我发财之后,我就……(请天空,你肯定听到过一大堆版本。)

你看发财之后最想做的是才是他们的真正刚需。

对他们来说发财只是手段,花钱才是目的。

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只有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绝大多数人“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正事这个差别,造成了人群中财富分配的巨大差异。

首先,我们要达成一个共识,

刚需这个东西是可以主动选择,而不是天然的,一成不变年的,进而,不正确的刚需就不应该被动接受。

若是顺着天性,妒忌是刚需,贪婪是刚需,轻松享乐是刚需,七宗罪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刚需。不是吗?所以,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一切的成长与进步,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我们生来就不完美。很多天性都带有本身的缺陷,就像上面说的

嫉妒,贪婪,懒惰都是我们天生带有的属性,若意任由他们控制我们的生活,那结果会很糟。

但庆幸的是,我们有大脑我们有思维,我们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我们还有不断打磨变强的元认知。

这些都是我们克服天性缺陷的重要工具。

虽然我们每周会提供一些工具,但是你不能把他们放到工具箱里就以为工作完成了。工具的熟练度,一定与他的使用时间成正比。所以若想摆脱天性的束缚,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这些工具。

“知道自己可以选”这事极度重要。我们很多人总是觉得身不由己,殊不知,身不由己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一种假象——你想,连自杀者是都得选个死法吧。

事实上我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提到: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奥地利神经学家,神经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们的妻子,父母,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他本人也在集中营受到残酷的虐待。经历了无数痛苦与折磨,经历无数思考之后,他明白了一件事情:人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与生活方式的自由不可被剥夺。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他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总是自己控制自己的大脑,想象重获自由出狱后发表演讲的情景。让自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任意翱翔。

要把这句话刻在脑子里,只字不差的背下来,是不是拿出来把玩,是不是拿出来掂量: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维度人性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与生活方式的自由不可被剥夺。

只要把这句话刻在脑子里,就直接干掉了99%的人。他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关头所展现的懦弱,纠结,迟疑,愚蠢,以及事后的懊悔与追悔莫及,首先可能是因为选择错误,更多可能是因为“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选择的自由”更别提选择的勇气了。

其次,在众多的“正确刚需”之中,最关键的核心是什么?

耐心。耐心是一切成长的刚需。

心理学家建议孩子们养植物而不是养动物,为什么?因为养植物更需要耐心,植物的成长不往往没那么快,而且很少给出直接反映。我们自己也要活很久,几十年总有的,没有耐心你只可能活玩,不可能活好。

每一个人都想要成功,这点没什么错。

但是大多数人在描述自己目标时,总是遗漏了一个前提条件:

马上……

虽然嘴上不说,但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对于达成目标这事有多么心急。

做两天没显著的效果,就想要放弃;练习了三天觉得痛苦,就想要换一个方法。

最终所有的半途而废都可以归根结底到这一点:

短期期望过高。

这是典型没有耐心的表现。

如果想要达成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先培养“耐心”这个刚需。否则知识不断重复过去的经历,不会有任何进步。

为什么一个以《财富自由之路》为标题的专栏,很少提钱,就算提到也是开始很久之后?道理很简单很明显:

财商的培养,显然是最需要耐心的;

并且,与财富相关的一切技能看起来都渺茫甚至虚无……

也正因为“看起来”与财富无关,带导致绝大多数人不重视,甚至干脆不知道自己可以学,应该学,可以练,应该练。

进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耐心,就不可能从“看似无关的信息”中剔除那些“果然不相关的”,找到“看似无关实际上至关重要”的技能,然后进行训练。

即便有人帮他们找到那些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技能,他们也会因为缺乏耐心而无法体会到那些技能的重要和不可或缺,于是随时可能放弃磨练,继而印证自己的感觉——看果然没用吧

?比如注意力,元认知,活在未来这些技能。

没有耐心的人什么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麻烦一辈子。为什么有些人更有耐心,有些人更不怕麻烦?因他们活在未来。

只有活在未来的人才有真正的耐心,换言之,一个人有多大的耐心,看他活在多久之后的未来。

更多的是短视的人,无论做什么他们都想“马上生效”甚至,“马上生效”对他们来说就是刚需,如果不能马上生效,甚至哪怕“感觉上不能马上生效”,他们就立即放弃。

上(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使用VFL约束语言时,已开始不熟悉出现了下面的错误。 因为不是在viewDidLoad添加的视图界面,所以开始怀...
    uc小天阅读 4,125评论 0 1
  • 有些广告文案,写的让人拍案叫绝,但看完你却不会去消费,因为它的卖点说错了。该怎么找对方向,不让文案创意浪费呢?前几...
    浅思念阅读 3,712评论 1 1
  • 20171118 今天上课上到一半,突然不想上了。莫名烦躁,姨妈的症状,姨妈第一天,每次都有着浓烈的火药味。第一节...
    梦家小妖阅读 1,254评论 0 0
  • “大城市大,多数压力来自工作,觉得人情冷漠;小城市小,多数压力来自世故,觉得无处可躲。” 在大城市辛苦打拼还是回小...
    狷狂三斧阅读 99,982评论 573 1,483
  • 小龙女和周伯通因遭经轮法王和坏道士赵志平的陷害,被困一个山洞里,为了突围,老顽童跟小龙女提起了一个他自创的很厉害的...
    玩英语阅读 7,20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