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狼文化在现代年轻人中显得有点“土”。
不管什么文化,都是有其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的。
企业文化也不例外,其必定服务服从于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于老板来讲,当然希望员工和团队能像一群狼去勇猛拼杀,狩得猎物为公司创造利润。
但问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随着物质世界的不断丰盈而发生变化的。“狼性文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被各大企业蜂拥吹捧,到了2000年后达到顶峰。不难发现,狼性文化最火的时候恰是60、70、80后二三十岁创业打拼的年龄。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以及那几代人来讲,绝大多数都是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鸿运,“穷怕了”的那代人要么背井离乡从落后贫穷的乡村来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创业打拼,要么在老家城市找份工作埋头苦干。那个时候,中国大地上为致富而疯狂的故事太多太多,“穷怕了”的他们只有像“饿怕了”的狼群一样去撕咬、拼杀,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健康,也顾不上追求诗和远方,更不想停下脚步等等跟不上的灵魂,生怕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时代风口。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需要狼性文化来发展,员工需要狼性文化来致富,市场需要狼性文化来优胜劣汰。中国经济也正是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创造了高增长快速发展的奇迹。
今天,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甚至更加激烈,企业老板们的追求从“绝对要赚钱”向追求“社会认可”在升级,不管是形象包装还是初心真情,对于企业而言,其盈利机构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老板们仍然希望员工废寝忘食、“以单位为家”,不顾一切的为公司去创造利润的心理意愿是不会改变的。
然而,有一点变了,那就是人的需求变了,人从低级的生物性需求开始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升级。因为今天的90后、00后,经过父辈们的奋斗,家庭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仍然需要奋斗,也同样有着梦想,但这个梦想不单是财富梦想,更是生活梦想、价值梦想。他们也会经历生活的拷打甚至毒打,但不仅有被“奋斗”包装出来的“苟且”,他们更渴望、也有底气去追求诗和远方。有人调侃:“现在的老板都不敢批评年轻人,生怕前脚你批评人家,后脚把辞职报告就递上来了,更有甚者直接把你顶回来,搞得自己又丢面子又失威信。”原因就在于现在多数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后顾之忧自然硬气!正所谓“无欲则刚”。这一点通过年轻人中流行的“佛系”“躺平”“摆烂”等词中就能略窥一二。所以当“狼性”文化一再被灌输于年轻人头脑的时候,他们的脑回路中或许会是“老板有病”“关我啥事”“到点下班”“开心就好”“那么累干什么""青春难道是用来工作的吗”。
这也就提醒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时要充分考虑新时代人的需求的升级,要以员工为主体,突出对“人”的关怀,而非只是对“钱”的执着。其实两者是可以完全统一的,因为归根到底社会财富是由人创造的,人才是社会的主体。对外只有真正关注于客户本身,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对内只有真正重视员工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员工的激情干劲,与公司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