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成大事者,其并不是无视规则的存在,而是掌握了规则背后的潜在关键因素,通过抓住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并加以分析和建设,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大家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场景之中,我们都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做成大事情的人,往往看上去都是干了别人不敢干的事情。别人不敢干,为什么?一般情况之下都是这件事情有各类的条条框框进行了限制,大部分人先去瞄准这些条条框框,不触碰、不思考,在框架之下做事情。也可以美其名曰:保护自己。
可为什么那些敢于突破规定的人,不仅没有因此给自己带来危害,反而为自己带来了无上的荣耀和财富呢?
其根本原因无非是,这部分人敢于突破表面上的规定,深挖规定背后的逻辑和因素,从这些背后的逻辑和因素下手,事情往往是既安全、竞争对象又少。当然,这里的安全是相对的,风险往往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对比的结果。
公元626年7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不是嫡长子的他一举成为名正言顺的大唐第一负责人。按照彼时的传统规则,李建成才是毫无疑问的不二人选,但是李建成并未深刻理解继承皇位的秘密;反而是李世民,透过嫡长子的表面要求,深挖背后的继承逻辑,在不断的蓄力之中,找到机会,一举将本属他人的皇位紧紧攥在自己的手中。
在封建社会,最具竞争力、也最危险的岗位当属太子之位莫属。坐上了太子,实打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大家都眼红的位置,势必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太子之外的皇子,有几个人又不想成为太子呢?即使嘴巴上不说,恐怕心里已经默念了一万遍:赶紧出点事儿吧;老天啊,赏我一次机会吧。
但是老天并不会总是赏赐这绝佳的机会,李世民看到了太子背后的逻辑,那就是获得支持。这是一项非常敏感的关键点,拉拢人才很容易被别人发现,一经发现便会即使不死,也会被赶出京城。李世民则不然,他凭借着唐朝初期的混乱,亲自披挂上阵,不仅战功赫赫,更加重要的是他的招才纳士并不显得那么突兀。
经过一系类的战争,李世民同志不仅建立了个人的威望,更加拥有了一众拥护自己和膜拜自己的人才。不缺人才和民众支持的李世民,在本质上已经压倒了太子李建成,这正是关键的所在,江山社稷本就属于被支持者,尤其是拥有软硬实力兼备的被支持者。李世民的硬实力就是自己,智勇双全;而他的软实力就是大批的人才和民众,足以抗衡李源加李建成的组合。
如此一来,太子和皇帝的位置,其实李世民早已预定成功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刘盈身上。刘盈是刘邦的儿子,他虽然没有李世民有才华,但是他却同样拥有资源,虽然这份资源是天生带来的。
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而颇受刘邦喜爱的儿子刘如意却是刘邦和戚夫人的儿子。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母亲。
戚夫人身单力薄,虽有刘邦的支持,但是就算拿到太子之位,那也是保不住的。太子之位就像是一个馒头,拿起来容易,还得有一大群人帮着,不然,面对一群饿狼,不仅馒头保不住,就连拿馒头的人也会被吃掉。而吕后的实力就明显强大太多了,“早在沛县,吕后就和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等开国功臣关系匪浅,猛将樊哙更是他的亲妹夫。”你瞧瞧这朋友圈,你瞧瞧这朋友圈的实力,戚夫人拿什么斗?斗得过吗?
吕后这样的圈子,放在现在办公室的环境来看,她不仅拥有众多的下属,而且各个下属的实力都是杠杠的。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假设吕后的朋友圈和属下很多,却鲜有人才,大部分、甚至小部分是酒囊饭袋,恐怕这事儿戚夫人都会有可乘之机。这很值得任人唯亲的领导注意。
同样是获得钥匙,李世民是自己配、刘盈是含着出生,而下面我们说到的则是找人借。这个人就是刘表的儿子刘琮。
刘表废长立幼,一直被人诟病。其实都是儿子害的,因为他的儿子刘琮很厉害;这点很像他的父亲。
我们都知道,刘表之所以能在荆州站稳脚跟,那是因为这哥们儿娶了一个好老婆,蔡夫人。娶了姓蔡的老婆,蔡氏家族自然要千般维护,毕竟这利益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刘表的好儿子刘琮也许是真聪明,也许是个顽童;毕竟抄作业这事儿总是不好判断智商的,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娶了老妈的侄女。这一下子,妥妥地硬底子来了,竞争对手刘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到手的太子之位让弟弟一嘴巴子吃了下去,找谁说理去啊!都是亲戚,怎么就扯了蛋了呢!
李世民、刘盈、刘琮,无论是怎样得到的重要因素,关键是他们都拿到了制胜的法宝。规矩,从来都是人制定的,目的是维持秩序,避免分歧;我们可以借助规矩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过要是有能力看透规矩,重新制定规矩,这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