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安全领域,阻燃材料是守护生命与财产的第一道防线。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日益增多,材料的防火性能已成为设计、施工与验收的核心指标。如何理解阻燃等级?如何科学选材?本文将从生产厂家与采购方双重视角,结合技术与市场实际,为您揭开阻燃材料选择的行业密码。
一、阻燃等级:安全标尺的硬性刻度
我国现行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将材料阻燃等级划分为:
A级(不燃材料): 如岩棉、玻璃棉、无机保温砂浆、水泥纤维板等。代表企业如鲁阳节能的岩棉制品,其纤维熔点超1000℃,遇火不燃且低烟无毒。
B1级(难燃材料): 如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PU)、挤塑聚苯板(XPS)、部分防火涂料。以万华化学的阻燃聚氨酯为例,通过添加磷氮系阻燃剂,遇火碳化自熄,烟密度≤75。
B2级(可燃材料): 普通木材、部分塑料制品,需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B3级(易燃材料): 严禁在建筑中使用。
ZY6017D-PC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品机
二、生产厂家的技术突围:成本与性能的平衡术
对厂家而言,研发阻燃材料是一场技术攻坚与成本控制的博弈。
技术路径选择:
添加型阻燃剂: 如氢氧化铝、聚磷酸铵(APP),成本较低但对材料力学性能有影响。北新建材的石膏板通过添加玻璃纤维与复合阻燃剂,在保持强度同时达到A级标准。
反应型阻燃剂: 如含磷聚醚多元醇,分子级键合提升效性,但原料成本高昂,红宝丽的B1级聚氨酯即采用此技术。
认证壁垒: 产品需通过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权威机构检测。检测周期长、费用高(单项数千至数万元),是小厂难以跨越的门槛。
三、采购商的实战指南:合规、成本与施工的三角考量
对采购方(开发商、总包方、设计院)而言,选材需在规范框架下寻找最优解:
合规性优先:
依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高层住宅外墙保温必须用A级材料(如岩棉板);
室内隔墙可选B1级石膏板(如可耐福的Fireboard系列);
忽视规范将面临验收失败与法律风险。某知名房企曾因在商业综合体中使用未达B1级的吊顶材料,被消防部门责令拆除,损失超千万。
性能价格比:要求供应商提供近期的国家级检测报告(注意是否为送检样),并实地考察生产线稳定性。
施工适配性:
A级岩棉需注意憎水率(应≥98%)以防受潮失效;
B1级XPS板需检查阻燃剂均匀性(切片观察色差),避免局部燃烧弱点。
四、行业趋势:绿色与智能阻燃的崛起
未来阻燃材料将向两大方向演进:
环保化: 无卤阻燃剂(如佳化化学的磷系产品)逐步替代含溴阻燃剂,减少二噁英排放。
-
功能集成化: 如东方雨虹的保温装饰一体板,兼具A级防火与外墙装饰功能,降低施工复杂度。
阻燃材料的本质是风险控制工具。厂家需以技术创新穿越成本迷雾,采购方则应以规范为尺、以数据为据,在安全与成本间寻求最优解。唯有双方恪守专业与责任,方能在火焰的考验中筑起真正不倒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