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子豪

今年不用回老家过年,妹妹、妹夫去重庆过年,子豪来北京和我们一起过年。

记忆中,子豪是一个羞涩、顽皮的孩子,不闯祸不打架,也不爱学习。中学后读了职专,毕业后去美的冰箱厂里打工,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我们觉得在厂里是辛苦的,就如我们觉得在私企陈道明上班的朋友工作很辛苦一样,就如舅舅看惯了老师和消防口公务员的生活看我们很辛苦一样。总之,子豪的生活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其实还算好。

来家第一天,我下班回家,一起吃晚饭,气氛还算活跃。奶奶总是絮叨黄头发不够主流,人家短头发显得一身正气,为啥要弄成这种奇怪的样子。最后扩展开来,家族里黄头发的就俩,另一个是shen波,一样的不张扬,无所事事,宅在家里玩游戏是最大的爱好。我则倾向于对头发不用别人去说教,自己喜欢就好。后面放假后陆续带子豪去各景点玩耍,和这么大的孩子一样,不大爱照相,好在我们几个拍照也不多,一路还算正常融洽。只是,除了我找些话题之外,他是从来不主动提出任何话题的。基本一小时里面,子豪对话题有一次热烈的回应就算很活跃了。

可是,接下里的几天,子豪的行为则让人大跌眼镜。

除了我带出去公园玩耍的时间,子豪都窝在自己的屋子里面不出来,不看电视,也不和人说话,躺床上看手机。唯一出来的时间,就是吃饭,而吃饭也是要叫好几遍才出来的。出来吃饭的时候,才算和大家有点焦急,可即使这时候,也是带着耳机,说句话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难以愉快的沟通。吃完饭,则是一句话不说,扔下碗筷,继续跑房间里床上躺着。奶奶像和孙子好好说说话,则没有实现,子豪总是嗯,听得多了则是不耐烦,继续带着耳机看手机。

为了提高子豪的参与度,我提出让他和皮皮一起负责打水,皮皮倒是完全执行到位,他则不推脱不接受不参与。子豪的作息则是和大家完全不一样,晚上3点之前是活跃时间,趁大家睡着了,才到客厅玩游戏,算是出了房间,出来找点吃的喝的,玩手机到深夜。第二天继续睡到中午才起来——吃午饭。

大年初一窝在屋子里面,中午才出来,也没有见到给奶奶拜年,至少是没有给我拜年的。我倒是无所谓,可是站在一个旁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有点太不懂礼貌了。毕竟,这是20岁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法律上来说也早已经是成年人了。后来芬子家来拜年,他也是很晚才出来,打招呼也是扭捏而小声的,完全看不出热情或高兴。子豪现在工作了,基本不回家,财务上无法自给自足的时候,不用电话,向父母微信索要就解决问题。

后来,去天坛公园游玩的时候,趁我俩吃炸酱面的热闹环节,我把这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他严肃的说了,希望他能听进去,能改过来。可是,接下来的两天,除了吃完饭后说一句“我吃饱了”之外,完全看不到其他任何的改变。

生活就如魔兽,你什么都不干,似乎也没事,时间也会缓慢向前。可是,什么都不干就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会有任何进步。在别人进步的时候选择无所事事,似乎也无所谓。可是,持续一段时间,就发现别人的装等已经很高,自己则离主流越来越远。从家里的情况,能退出在工作的时候,子豪应该除了工作,也都是躲在宿舍床上玩手机,外部社交基本没有。长此以往,情况又会怎样呢,时间不会为谁停留,社会持续发展,不改变,不去做更多的事情,被淘汰可能是早晚的事情。

年轻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怪癖,但只要积极向上,只要认真做事情,就能不断进步,最后可能取得不小的成就。

《安娜·卡列尼娜》里面的列文,期初是个愤青,和人家的思想也是格格不入,可是他持续躁动的青春,奉献给农村的事业这个过程中,不断成熟,从让人嗤之以鼻到让人竖起大拇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