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第39、40页。
提问后的态度,一般当咨询师提出问题后,有时当事人不知如何回答时,即会沉默。当事人之所以会沉默,其原因可能是有很多,一般认为沉默可能是一种沉淀,表示当事人正在静思之前谈话的内容,或是在琢磨刚刚觉察,但是,也有可能是这个问题对当事人造成威胁,或是当事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而沉默,咨询师决定是否继续沉默,或是打破沉默,相对而言,在SFBT中,认为咨询师应增加他们对当事人沉默的包容度。因为SFBT提问的多为引导正向思考的问句,往往为当事人所不熟悉,特别需要当事人费心思考后,才能将他们的反应诉诸言语。若咨询师能够忍受当事人的沉默,那么当事人就有机会酝酿答案,而且答案往往会让当事人自己也觉得惊艳。同时,咨询师发展出维持沉默的能力,当事人很快就会学到,咨询师不会帮助他们回答问题,他们便会更需要为寻找他们自己的答案而努力。唯有接受当事人的沉默,不至于产生焦虑,给当事人足够的空间和思考,以构建属于他自己的解决之道。所以,SFBT是赋能当事人的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