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回顾逝去的时间,作为一个大一学生,去年的六月,冗长紧张的备考后看似公平得给予了学生生涯最长的假期,而这些时光也被解脱、紧张、忧虑充斥着。当一切尘埃落定时,紧接着而来的,是人生的第一个小手术,至今回忆起都能体会脑袋空空如也脚步沉重的感觉。
说说假期的最后,等待身体机能恢复的时间。那时候,借住在舅舅家。虽说是至亲,可说没有不便之处那实在是骗人的。在等待中,凭借着还是大人眼里的孩子,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大人们的生活。
我不能理解他们的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带我看病时对待医者的态度,似乎在逼迫他们说出百分之百肯定的诊断,甚至有点咄咄逼人。我想那是作为患者不能理解疾病的同时带着些担忧并质疑,或许是没有找到恰如其分的言说方式,幸而医疗纠纷并未在我身上发生。比如不能理解对待家人的方式,看似宽容但是却是有些不负责任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呢,长者或许真的都没法理解,伦理要求我们在养育孩子时候共同成长成两代人的样子,隔阂是必然但是到底该如何寻求平衡呢。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问题一直都存在。我看着比我多度过十几二十年的人处理事务的方式,作为一个年轻人实在说不上满意并值得借鉴。
是啊,我们是年轻人。年轻是很多事情的资本同样也是很多事情的借口。年轻的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大人呢?我希望我如何对待别人,又或者说我想如何对待他人?人性的弱点里有一章是说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拥有自己想法。文章在告知不要盲从,但我想人与人相处也是同样。一切问题都出自我们不能感同身受,不能够从最希望得到回应的人身上得到称心的回答。就像书里所言,我们希望具有重要性。
“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 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 、成见 、自负和虚荣的东西” 我们会因为各种小事而出现纷争,因为双方的不能理解而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即将面对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一群新的人,本性可能活泼但是胆小,其实无法理解新生群里畅谈自如的同学们是如何做到的。我一边希望自己改变,能够出众可以具有带领作用,一边畏首畏尾。我们都想成为自己被内心美化后的自我,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这是我们多数人只能是普通人的原因啊。
谁人不知只有信心而没有作为是无济于事的呢?
自我反问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大概就是健康快乐并且志气毅力相伴的美丽个体吧。人性的弱点里说:“寻求快乐的唯一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舅妈笑言书里所列举的好多内容简直是圣人才能做到,起初不以为意直到看到这句话。非常在理但真的太难做到了。但是呢,我是年轻人呀,我们都讲成为几年后社会的组成部分,未来是我们的,这句话看似鸡汤狂傲或者其他,但却是事实。将来的医者、法官、行政人员…都将一一被我们这一代人所接替。人人都想要快乐,当有一天我们想的不再是改变他人,接受他人的改变,而是学会贡献,贡献得越多而越丰足,那才是真正的成长吧。
做一个能够立足的年轻人,无论时代怎么改变,都能够正直勇敢而独立,成为一个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