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来含义

读名家的文章会有一种好处:你在读其专业文章的时候也会感觉到他在非专业领域的专业和认真,就好比看到一滴墨水滴进了水里,能感受到知识的脉络在大脑中丝丝缕缕在蔓延。

譬如费先生在论述第一章《乡土本色》时就说到了「学习」的含义。

费先生说: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我在网上搜这一段话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乡土本色》的某段章节居然被用作2013年湖北高考的阅读理解题目,我想,这样的文章放在高三时候读,大概会被学生认为之枯燥乏味的吧,可是制作考卷的人会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体现文学与科学的高度,毕竟这已经是费先生写出的比较不那么专业的文章了,可是这些人丝毫没有感受到读者的感受,这种强加的品味可能会适得其反,就像我们一开始接触《论语》一样。

论语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从小到大,我们就知道学习就是读书做作业,哪里知道学习的真正就是什么意思,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翻译成这样:经常学习和复习,那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而费先生的解释却不一样:「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想来,我们小时候哪有学习的乐趣?那都是学习的苦恼和厌倦,长大了还巴不得一辈子不读书呢,还熟悉,还做亲密朋友?!孔子那句话老话是正确的,不过被人解读错误,引来无数的误会,就像我,直到现在也不喜欢孔子。

幸好,中学时代的教育并没有延续到大学,这点我也比较庆幸,现在读书多了一点,我也能渐渐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乐趣,现在才看到费先生的书,也不算晚。

除了在《乡土本色》论述到学习之外,费先生还在《再论文字下乡》里面再次说到了「学习」。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以前我在博客写过三篇关于学习的文章,和费先生的观点也有相似之处。

(1)何为高段位的学习者?

http://cnfeat.com/2014/05/04/2014-05-04-what-learner/

(2)什么是知识的结构与解码?

http://cnfeat.com/2014/05/05/2014-05-05-analysis-knowledge/

(3)为什么练习在学习中那么重要?

http://cnfeat.com/2014/05/10/2014-05-10-practice-important/

总而言之,学习就是不断进化递归的过程,学习的程度不同,人的行走远近就有相差,人与动物或人与其他人的区别也在于此。


如果你从此文得到收获,请订阅微信公众号「cnfeat」,你一定会获得更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335评论 25 709
  • Unity3D动画系统分为旧版动画系统和新版动画(Mecanim)系统即Animation 与 Animator ...
    _凉笙阅读 5,426评论 0 2
  • 转载至:http://wawei.gitcafe.io/ 到现在我们的arch已经足够日常使用了,本篇文章将介绍一...
    李天火阅读 14,999评论 0 16
  • 2013年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那是个做什么火什么的年代,造就一大批暴富青年。然而也让微商失去了方...
    风中寻梦阅读 1,943评论 0 2
  • 每个人一生中可以自行生产的酵素总量是一定的,这个总量就叫潜在酵素。这种潜在酵素就如同银行存款,不论是用在哪里,余额...
    酵生活阅读 3,8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