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风敲竹韵,雨收残暑。盛夏的蝉声已然离我们远去,但窗外葱茸的松柏仿佛还在提醒着我要仔细回味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
七月,赴育蕾小学国学支教的我们与一群孩子相遇。这平凡的遇见让我想起了关于童年的歌,于是,洁白的云朵变成了孩子甜甜的酒窝,湛蓝的天空变成了孩子清澈的眼眸。
早晨,我带领着孩子们诵读儒家经典《大学》,给孩子们讲述何为“三纲领八条目”,如何才能成就所谓“大学之道”,以及怎样才能彰显“明德”之美等等。我还和孩子们一起赏析经典名著、对话孔老夫子……回想起来,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令我受益匪浅。
《大学》里有一句话恰巧可以概括我的感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这句话的意思十分简单明了:“诚其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在我看来,“诚其意”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格外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按照顺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要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完成,也就是说唯有内心正直强大,“成事”才会有所保障。对于教师来说,“格物致知”是必备条件,因为“教书育人”本身就是通过“传道受业”来实现的,对于知识储备的要求是对教师这份职业最基本的认可。
但是,真正能做到“诚意”者甚是寥寥。无论何时,为人师表都需要有一颗赤诚之心,不论是对教育事业还是对自身学习,“精诚所至”都是衡量优劣的必要标尺。现在的信息社会瞬息则万变,浮躁与名利之风甚嚣尘上,而“治学”的精髓万万不能因此而受到折损,唯有“诚其意”才能传承理性严谨的精神,进而守护知识的源头;唯有“诚其意”才能接受学生的思想与反驳,进而保证教育的活力。
当然,自我欺骗的人是愚蠢的,“教育”不仅是“教”,还有“育”,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之人,而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会止于学习层面,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的还有“成人”之道,而如果连老师都“自欺”的话,教育如何看得到未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老师们务须诚其本心,来守护校园——这尘世中难得的净土。
支教十六天,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当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时候,我才真正感受到“老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概括得真好,选择成为一名老师是需要情怀的,而且这种情怀是甜的。
另外,“老师”这个身份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就一个班级来说,“因材施教”一直是老师们追求的最佳统筹方法。其中,淘气的孩子总是有夺人眼球的能力,也许是因为他们活跃、莽撞,也许是因为他们“人小鬼大”,他们经常会被误会成因“聪明”而偷懒。
而我则以为不然。会耍“小聪明”的人一定不是聪明人,因为真正聪明的人深刻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并且有充分的“危机感”,自律且高效、勤奋又不失智慧,根本不会通过耍“小聪明”来蒙混过关。老师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让这种孩子逐渐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实现内部力量的真正苏醒才是他们成长成才的最优途径。
班级里也会有部分学生表现力不够突出,或者说默默无闻,很难在短时间内暴露出问题,考试、考察、谈天都是逐渐了解他们的好方法。在这里我尤其倾向关注的就是一些看上去十分沉默的孩子:他们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很少和老师做直接的交流,甚至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表现得不够自信……于是面对他们,老师需要做出真诚的鼓励与肯定,带领他们走出自我否定的“安全区”,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在他们性格没有最终定型之前完全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阳光开朗,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就能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
谈到这里,我想起林徽因的一句诗:“莹莹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地捧出辉煌”,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作为老师,我们也许只能陪伴孩子一程,但是不管我们会出现在他们的哪个成长阶段,孩子心底的“莹莹之光”都需要有人来悉心呵护。接受冰冷现实的过程是挣扎、痛苦的,而且孩子难免会面临失误的问题,他们不是神的孩子,他们也需要原谅和宽恕。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但凡能够担当起“尊敬”二字的老师都保有心灵深处的宽厚与细腻,因为如果想在一片漆黑中前行,“莹莹之光”已然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