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路边上的路灯已经熄灭了,山边已经能看见一片淡红色的朝霞。秦文从睡梦中苏醒过来,看时间已经6.00。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
于是,他很快进入一种十分忙碌的状态,把早上一切事做好,发现一已经是7.11。正准备骑着小毛驴出发,发现似乎忘了什么?马上想起来,昨天黄老师要他帮忙带一件衣服。于是,又爬到三楼拿衣服,这样一来二去,马上就要迟到了。
秦文这一次长了心眼,特意买了一双棉手套,这样路上就不怕冻手了。穿过一片低矮的稻田,再经过三个清冷的村庄,最后到达目的地。校门半掩着,推开门入眼所见,两个小人出现在眼前,他们双手举着一个太阳,下面有一排字“托起明天”。继续往前看,你能看见一个破旧的篮球场,两个篮筐的网早以掉落,铁杆上的漆掉了,生了橙黑色的锈,下面一根半米多高的铁杆上有一条粗白色的线,似乎常常有孩子爬到上面玩,把那些漆和锈蹭干净了,才如此的吧。篮球场周围绿树环绕,在它的右边是一座两层楼的教学楼,而在左边则是食堂。
秦文来到学校后,慌忙拿出手机查看时间,松了口气差一分钟迟到。此时学校里除了奶奶外,空无一人,显得有些冷清。他看时间还早于是去找奶奶拉拉话。进入食堂后,奶奶此时正在洗菜。他也不敢打扰,等奶奶转过身才问道:怎么还用炉灶做饭?奶奶说:学校里人比较多,而且她也不太会使用机器,再说了只是她一人做饭,所以使用炉灶方便。更何况这里离山很近,平时没事可以去山里捡些柴火拿过来烧,这不一举多得。秦文点点头,在什么地方就应按什么地方的生活方式来,强求不得。他还向学习了一点做菜方面的奶奶经验,就返回校门值日了。
秦文刚刚返回校门,迎面正好来了一位带圆帽的奶奶牵着一位小女孩走了过来。此时离上上课还有1个小时,奶奶微笑着来到秦文面前说:老师,我家里有点事,您能帮忙待一下我这孙女吗?秦文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小女孩很乖巧,安静的站在校门边上,有认识的学生过来她笑着招招手。等了10分钟,小晴来了(曾经秦文到过小晴家家访过,而且当时这个小女孩也在身边,似乎小晴和小女孩玩得很好。)秦文担心小女孩站在外面着凉了,就把小女孩交给小晴照顾。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学校。住在学校附近的,一般家长都会带着孩子走路来学校,而家远的则会开自家的三轮车过来。那些留守儿童,家离得远,老人也行动不方便,学生只能自己一人来学校。不过,这些没家长陪同来学校的学生,都会一起结伴而行。往往这些学生也更加坚强,而且独立。
就在此时一辆骑着电动车的阿姨开了过来,她前面站着一个套着紫色网格状防罩衣的小男孩,小男孩一下车就大声哭了起来,不住的喊:我好冷啊!我好冷啊!早上温度比较低,尤其是骑车更冷。小男孩的手被冻得通红,鼻涕止不住的往下流。秦文昨天还见那位穿红色棉袄的阿姨带小男孩来,今天怎么骑车?秦文走向阿姨问:怎么昨天见你走路带孩子来,今天你就骑车?她说:今天起晚了,再加上有点事,为了赶时间才骑车。秦文点点头:那你怎么把孩子放在前面挡风,不把他放在后座位呢?阿姨有点尴尬:也是为了赶时间,没想到会这么冷。秦文皱了皱眉:现在冬天容易感冒,尤其是孩子,你们这些做家长的,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阿姨感到十分惭愧。于是,她转过头,捧着小男孩的手,轻轻的哈气,再用手慢慢的揉搓,反复做了七八次,小男孩停止了哭声,最后两母子同时向秦文:谢谢你,老师。秦文也感到很欣慰。
孩子的身体健康直接与父母挂钩,假如父母没照顾好孩子,他感冒了生病了,学习不好他们也有一部分责任。无论是身体上的疾病,还是心里上的问题,都要父母常常关注,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校园此时响起一阵朗朗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