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老师,是糊涂一些好还是清醒一些好呢?

最近我们的课程发生了一些变动,学生的毕业跟我们课程对应的证书脱钩了,然后我们的课程学分就面临着被砍的风险。
其实从全年开始课程就面临改革,随着AIGC的兴起,国家也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传统的计算机通识课改革是大势所趋,所以我几乎从去年开始就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焦虑。
焦虑如果这门课没有了,我要怎么办?万一转岗了,能去做什么?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我可以做些什么?
这几乎是我每天不时就会想起的问题。
而应对这一切焦虑的解决办法对我而言就是学习,只有学习会让我觉得,我似乎“看起来”已经尽力了。
这就是以我为代表的“清醒”一派的老师,总是考虑的很多很长久,很容易陷入焦虑的状态。
然而在外培训的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是各地的高职院校同行,很多都是跟我们同一个课程的老师,有相当一大部分老师对于课程改革竟然完全不敏感,仍旧每天开开心心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们出来培训也是领导强制“派”下来的任务,是不得不来的工作安排,并不是他们本身对课程有想要改变的诉求。
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是,我们是各种旁门左道,各种途径求大神拜高佛找培训和学习的资源,然后再去跟领导苦苦申请出差经费,就生怕自己被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给摔下车。
我原本非常认同我自己这一种“清醒”的认知,觉得做人做事就是要长远打算,兼听则明,未雨绸缪。
但是当我看到那些看似“糊涂”一些的老师,他们心无旁骛,开开心心的上着原本的课,好像也没有什么损失啊,而且还能一直这么悠闲自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到课程真正要改的时候,再去面对和迎接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而且很多我提前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决策内容根本就不是我这个层级的人能够左右的,我白白的担心和焦虑又有什么意义呢?
或许我也该考虑一下到底是应该做一个清醒焦虑的老师还是做一个糊里糊涂大智若愚的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