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在大学闺蜜群里愉快地聊了一阵后,心情却突然郁闷起来。她说同学H准备摆酒了,原本是好好的一件事情,但现在可能闹得有点收不了场。
原来,H虽说已答应了家人帮着张罗的婚事,却迟迟没有跟男生去领本子,她私下里跟闺蜜说,怕到时后悔了无法挽回。可现在情况已十分被动,喜帖刚刚发出去,她就开始后悔了。
如果把喜帖收回来,人家就觉得你是悔婚。虽说现在已是现代社会,但悔婚还算是件大事情。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H还跟男生生活在同一个小县城,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日后双方还怎么做人?
所以几个闺蜜就琢磨着为H出主意,但是最终也没得出个结果来。婚姻大事,本就不能当儿戏,如果你还没真的准备好,哪怕就一个人一直单着,也不要轻易去应允别人。
据说H平时就是一个缺乏主见的人,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爸妈相对都比较强势,造成她做什么事情都犹豫不决,有时候虽然自己有想法,但最终大多还是要按爸妈的指令执行,或者来来回回征求同学朋友的意见。
对于婚姻大事也是如此,总是摇摆不定,以至于把自己拖成了“大龄剩女”。爸妈更是一天到晚在耳边唠叨,心里也害怕以后真的没人要了,现在有人喜欢,爸妈也同意,嘴巴也就答应下来了。可偏偏没多问几句自己的内心。
在很多时候,儿女的心声,抵不过父母的口口声声。但是,谁都不能以关爱之名,行伤害害之实!父母的观念也许还停留在过去,经验也有时代局限性,就连独裁的暴君,也都还有他的任期呢。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都有父母兄弟,都有亲朋好友,我们做人做事,是可以考虑亲人的感受,也不妨借鉴长辈的经验,但幸福是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你去感受,别人都不能替你做主。
贰
曾经在新加坡采访过一名华人艺术家陈老师,虽然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了,但老人家还是非常端庄大方、优雅从容,看得出来年轻时就是一名漂亮的大家闺秀。
在采访间隙,陈老师也饶有兴趣地跟我们说起了自己浪漫而勇敢的爱情故事。原来,当年她是跟着自己的音乐补习老师私奔出来的。那年她才芳龄十七。
陈老师说当时真的没多想,只是遵循了内心的召唤。因为她早就被老师的儒雅风度和艺术气质深深吸引,那天老师只是试探性地问她一句,现在世道那么乱,你愿意跟着浪迹天涯吗?她猛的点头允诺,给亲人留下一封信,便逃之夭夭。
陈老师的外公和父亲原来都是国民党的高官,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爱情私奔的两人,先是辗转到了香港,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后来又移民到新加坡,中途到欧洲游学,回新后两人都在著名大学任教,潜心创作和演唱一批经典歌曲,成为华人圈享誉甚高的艺术家。
现在陈老师和大儿子同住在一个小区,相互有个照应。但是老人家坚持自己住一套房,八十高龄还在孜孜不倦地收徒传艺。陈老师说每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自由,亲人之间互相挂念,但又不应该相互干扰。
大儿子是博士毕业,是一家科研单位的高层,但儿媳却只是一名普通的菲律宾妇女。陈老师说自己不会过多去干涉孩子的学习、职业和婚姻,都任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
全心全意奉献,相互尊重包容,这才是大方得体的爱。爱你,我毫无保留,无怨无悔;关心,我坚持界限,绝不干涉。陈老师和家人都秉持着这种爱,双方都怡然自得,两相欢喜。
叁
人生多则百年,少则几十年,每个人,都应该努力遵循自己的内心去活,活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无论是在学业、工作、爱情、婚姻上,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奋力一搏,哪怕勇敢地去尝试一次也好。
敢爱敢做,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试问,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是都有过心有所属,却爱而不得的时候。甚至对着自己偷偷喜欢多年的人,直至两鬓斑白,垂垂老矣,都不敢跟别人透露过半点心迹。
年少时,对于自己不想参加的各种培训班,不敢表示出半点不满;对于自己不想上的大学,不敢不依着爸妈的意见;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敢不顺着父母的安排;甚至于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也不敢忤逆长辈的意愿。
不想再呆在小地方度日如年,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却又沉湎于现世安逸、岁月静好的虚假舒适里,不敢或是不想作出任何改变。
向往大城市的活力和繁荣,认为闯过了世界才算青春,却不敢迈开半步去追逐自己的理想,哪怕买张动车票去北上广玩上几天,也因种种借口而搁置。我们就在不甘和畏缩中不断地纠结着,不敢太出格,当然也不会太出彩,于是蹉跎了青春,辜负了人生。
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都爱藏着掖着,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我们都不得不屈从父母,都习惯依着世俗,都喜欢讨好别人,注重所谓的规范规则,唯独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深陷于取悦模式和付出感之中,怕父母不高兴,于是想尽办法去取悦。考虑到兄弟姐妹的不容易,觉得他们太需要自己,不断地作出让步和牺牲。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而唯有思想独立、人格健全,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尤其幸福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把幸福的权利牢牢抓在手中,谁都不能替你去品味,也没有谁能替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