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感受

最近几天都在学习如何在github上面搭建个人博客,免费而且不限流量,非常好。

搭建博客对于一个技术小白来说,其实很困难。主要在于很多专业术语不理解,以及一些基本流程不是很清楚。

在任何领域都有这样的一个门槛,就是专业术语,这形成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壁垒。其实,大道至简,如果破去知识术语的相,我们就会看到术语和概念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在宇宙当中,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宇宙的视野来看世间所有知识,就会发现,这些知识就像图书馆里书架上的藏书,而书架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范畴。

学习知识,就是需要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你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们。

把每一个知识想象成一个积木,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组合出不同的模型,最后产生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先不要思考如何解决,而是应该先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知识呢?

知识就是自己手上的装备,遇到问题就是打怪升级,把自己的装备打造好,就能打败更加强大的boss。

什么是好的知识?什么是坏的知识呢?

这里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第一个是知识来源的维度,第二个是底层规律的深度。

从知识的来源来看,知识可以分为一、二、三、四手知识。从底层规律的深度来看,知识可以分为临界知识、大众知识、碎片知识。

我们应该多去学习一手知识和临界知识,掌握源头、把握规律。

在知识领域,二八定律仍然是成立的。少数20%的知识拥有80%的价值,我们只要去找到这些20%的知识就好了。

平时尽量不要看朋友圈转发的内容,这些信息非常碎片不成体系,往往只是过个眼瘾,看完之后根本记不得讲了什么。

学习知识和吃饭的道理非常相似。如果把大脑比喻成身体,你是希望自己的身体每天吃垃圾食品还是健康营养的食品呢?

还有知识也会遵循食物在身体当中的运作轨迹——消化吸收。我们去看一本书,先要将其消化分解成单个独立存在的小知识点(知识卡片),然后将这些知识点吸收进入自己的体内,最后转化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学习内化的过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