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个人都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同感。这里会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种是有时候人容易陷入到自我中,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此时无镜正衣冠,无人正得失,人的成长相对就会慢些。
一种是过分在于别人的认同,只有从别人的认同中才能找到自我,此矫枉过正,人就会迷失自己。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深有感触。在工作生活中,如果没有人给你反馈,其实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如何是不好,只能通过自己慢慢去摸索。虽然身边同事会给予正向评价,但是总觉得还是不够,尤其是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原有的一些光环其实是都会被抛去,而且没有人会care这些,自己也不想去谈论。此时正反馈和负反馈都没有了,人就会容易陷入到一个迷茫的状态。如果自信心不够足的话,容易会陷于到第二种情况的陷阱中。也就是说如果从其他人口中听到了对别人的认同,但是没有对自己的反馈,就会容易产生自己是不是不够优秀所以不被认同的“错觉”,一旦陷入进去就会开始自我怀疑,产生焦虑,进而又进入自卑的谷底,形成恶性循环。
关于别人的评价,其实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主观表达。从小身边的人就会反复教育我,别人评价好才是真的好,自己评价好是完全没用的。但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展露给每个人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单一的评价是非客观的。另外,多人给予一个相同的评价,但并不代表这个评价就是有对或者错的,而可能是这些人是在相同的认知范围内,所以给予的评价是类似的。说的会比较绕口,但就是这个道理。记得很久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人要认知到自己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所以这个时候个人对自己的认知程度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对于外界的认知,以及对于“自我”的认知,才能够更加理性的去对待别人给的评价。
通俗点来说,就是筛选掉需要去在意的东西,有人说“你真好”,有人说“你有时候有点自私”。那我该听谁的?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因为什么才会让你觉得好?为什么说我自私?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觉得?这个事情的全貌你了解吗?刨根问底发现,原来是有天下雨你把伞借给了a而没有借给b,因为a提前说了而b并不知道。所以这种评价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单纯的主观评价并没有任何作用,不能让这些干扰扰乱了心智。
那什么是值得去在意的事情呢?比如说在工作中,你的合作方认为你表达观点的时候不是很到位,理解会有偏差,那这样的话是需要去正视,做到能够说话简洁并能快速让人理解,诸如此类是能够增强个人能力的评价,是值得去放在心上并想办法去解决的。
总的来说,他人的评价有好有坏,理性判断即可,万不可以他人评价为行动准则,这样就永远活在别人的嘴里,累不累呢?
我也在努力去摆脱童年家庭带来的阴影,在一次次自我否定和肯定中撕裂自己再重新生长,完成一次次自我构建,希望能够找到让我更舒适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