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把时间当朋友》第四章部分内容
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我们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增加了我们自身的知识。
今天,文字传播的便易也已经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是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搜索引擎简单而又清爽的界面背后几乎是宇宙量级的信息。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他人的“体验”和“试错”结果。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不用说可以跨越种族和国度,而掌握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数也在不停地增加。
“阅读”的前提是使用文字记载的前人经验已经存在。现代人只需要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总计差不多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就有机会在学校里把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或者达尔文、门捷列夫,甚至爱因斯坦等历史上的巨人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囊括在自己的脑中。
另外一个事实是,小学、中学、大学总计差不多十五年左右的时间貌似并不可能,也没有做到“教育”出另外一个哥白尼、另外一个伽利略、另外一个牛顿,或者另外一个达尔文、另外一个门捷列夫,甚至另外一个爱因斯坦。显然,还应该有更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使用以及传授的难度之高,甚至连世世代代的精英们前仆后继、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正规教育”体系都往往以失败告终。
摆脱经验的局限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恐惧,所有的恐惧其实都源自于我们害怕未知。于是,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至“怪力乱神” 等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之类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感觉心安理得。
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经验主义者,因为,所有的人获取知识的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通过“体验”。经验主义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彻底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根本局限。
首先,个体的经验有限。
其次,群体的经验有限。
最后,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都是因为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的经验相悖的知识或者信息造成的。这种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不是仅仅通过“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就可以轻松而彻底解决的。
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如何正确地理解“甚至可能与现存经验相悖”的知识。
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实际上与其他的动物居然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此后的一生中,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文字运用能力。有了文字能力才能通过阅读摆脱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后还要学会逻辑、通过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然后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意义上的人。
关于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说起来简单,阅读理解这事儿做起来确实难得很。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输入信息的过程,所以,在此之前就有一个甄别所输入的信息是否可靠、有效的过程——这显然需要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随着自身知识的不停地积累,一个人终究会发现图书馆的好处,当然在一个图书馆体系从未真正有效建立的国度,互联网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从这个意义上,搜索引擎就是互联网价值的最终极体现。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的语文教育忘记了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捷、有效、朴素、准确、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很多人都慨叹,工作之后才知道什么真正有用,可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一个人不是很懒惰的话,那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学习才开始。完全靠自己学一样东西,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如果你真的做到这个地步,那,你不仅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的大脑有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我们最好的工具——纸笔。这样的记录有会使任何一个有着这样良好习惯的人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处理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使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的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了解学习的进程。在任何一个阶段,总是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许久过后,所谓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感觉。可是人们往往在行进一小段时间之后,就因为觉得进展“过分”缓慢而产生动摇。当然,更多的时候,那个曲线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
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你曾经的放弃,往往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而只是对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造成的!
正确对待老师
首先,不应该过分依赖老师。事实上,即便是最好的老师,也只不过能做到他能做好的那一部分。
其次,要明白“做得最好”和“教得最好”往往根本不是一回事。“教得最好”的老师肯定会做,但往往并不是“做得最好”的那个。“做得最好”的人通常甚至可能都不一定会教,更不用说“教得最好”了。罗纳尔多的教练球技一定比罗纳尔多更好么?——不见得,他不仅教出了罗纳尔多,还有很多球星都是他的学生。
最后,用自己的学习结果衡量老师往往并不正确。老师之于学生,往往正如医生至于患者。作为患者,也许可以跟大夫说“赶紧给我找点合适的药,让我的感冒症状马上消失!”但是,患者肯定不会也不该对医生说“你要是三个月内治不好我的胃溃疡,你就得不仅退我医药费,还要给我补偿精神损失!”
还需要补充的是,无论是哪一位老师,都有出错的时候。尽管不见得所有的真相都要公开,但是,总是有些应该公开的真相。很多的时候,不明真相,是所有扭曲心理产生的最终根源。
学会考试
考试最终只有两个化身,要么是通行证,要么是拦路虎。没有人喜欢拦路虎。人人都喜欢通行证,尤其是只有少数人才有通行证的时候。
有的时候改变态度确实能够改变世界。至少,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改变了。如果,你冷静衡量你自己的资源,发现你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得通行证的话,那么,你最好从今天开始热爱考试。
热爱考试的理由很简单,它是通行证,它意味着机会,其他没有此通行证的人无法获得的机会。与其浪费时间抱怨不公平,还不如花时间做些真正能够改变点什么的努力。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只要你有阅读能力,只要你会用搜索引擎,总是可以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花上一个月左右,谁都可以做到对某个考试相当地了解。而后,就是想办法搜集资料。
准备考试最好的方法就是做题。做每道题都要认真。每道题,都肯定对应着某个学习难点。一道题做错了,就是一定有哪个学习难点没搞清楚,赶紧记下来,之后要全面补习。
经常找时间重新审视自己的记录。为了获取通行证,并且最好是高级通行证,我们能做的就是消灭我们可能的错误。所以,反复的次数越多,错误存在的可能越少。
教是最好的方法。教别人等于自己学,只有学好的人才可能教会别人。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只能是尊重。
学会记笔记
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学东西,就要好好学,不能只学样不学本。”我们必须挣扎着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大脑的信息,尽量让他们有序地排列起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记笔记。如果,我们忘了去记笔记,那些信息最终会转存为无序的,难以直接调出的“潜意识”。
任何人学习的时候都会发现,我们学习的过程与牛“反刍”的过程非常相似。很多的时候我们根本做不到一下子理解一个知识点的方方面面,而是在一段时间过后,才发现过去对它并不完全理解。哪怕是一句在普通不过的话,都可能如此。
提示栏:当你做笔记的时候, 让提示栏保持空白。演讲过后,简化你的笔记使之成为简明提示以供日后记忆,回顾和消化(思考)之用。
概要:用一个或二个句子总结你的每页笔记。
在记笔记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简化书写,例如, [ ]方括号标注为要做的事, ( )圆括号标注为指派给他人的事情, * 星号标注为重要的事情,? 问号标注为下一步要研究或是询问的事情。
相信我,最朴素的纸和笔是最有效的工具。只有记笔记称为长期习惯之后,才会真正体会到这么做的好处。而那些自作聪明不这么做的人,只会因为从未体会到那样的好处而“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