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消费观

        今天,远在上海的父亲购置了一台别克某系列的代步车。价格不贵,但他和母亲却难掩幸福的喜悦。

       我想,这份不动产的购入对整个家庭未来的影响,除去前几年购入的房产外,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这将直接改变了我们家庭未来几年的出行方式。这中间,也折射出父亲,乃至整个家庭的消费观念。同时,这对我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记忆中,在交通出行上,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曾载着我骑行几十公里去另一个镇上看望大姨。自行车在逢年过节中,也扮演了我们家和四姨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我在初中三年,也骑着自行车当了三年的走读生。

        直到现在,我也每天骑行十公里上下班。自行车在我的出行观念里已然占据异常重要的位置。有时候,我并非不想像其他同事一样,购置电瓶车每天风驰电掣。只是,当我提到交通工具的第一反应就是自行车或者公交车,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惯性思维真是可怕!

       但是,我注意到,父亲从购置造型豪放的摩托车(我一直觉得父亲,包括母亲的审美都很棒)到购置别克这样的汽车品牌(当然,很多人应该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至少在我看来,都是领先同时期家族长辈们的审美和观念的。

        2005年的一天晚上,那辆崭新的,全身散发着工业社会的诱惑气息的摩托车,第一次停在家里有些昏暗的白炽灯下折射出的耀眼的光,至今仍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脑子里。时隔12年,虽然我还没见到父亲买的车,我想,它带给我的将会是更多的惊喜。

        而此刻的我在想,父亲的这种消费观念来自哪里?

        原因就在于,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上海这座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里打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之八九的时光,父亲都浸染在上海这座城市里。虽然,大都远在市郊,但足以提升他的认识和品味。

       城市带给人们的东西太多——理想,自由,阶层,公共资源,工作机会,消费观念,追求真理的决心,不一而足。

       而我知道,能否坚持理想,是否忍受现实生活对人类本性的压抑,是否追求公平的社会公共资源和工作机会,以及选择哪种层次的消费观念,决定权完全在我自己手上。

       父亲的消费观,给了我很多启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