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阳志平老师的《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的文章。
其中有一段写到:“如果你乐意成为一名内在动机驱动的人,怎样更好地保护你的内在动机?”
一般我们都回答要从兴趣和好奇心入手,而阳老师还讲了大多数人所不熟悉的三种做法:
1、可供性
第一个做法是可供性。
在讨论产品设计时,人们常常注重的是产品可用性。却不知还有另一个概念叫可供性。可供性与可用性不同,它不关注产品有什么用,而是关注它能否提供新的可能性。
大部分人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可用性了。它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价值?
而阳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尝试切换为可供性视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从关注“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用”转为“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是否能提供新的可能性”。
说实话,文章里的可供性这个概念,不太好理解。百度百科上关于可供性的解释是:可供性认为人知觉到的内容,是事物提供的行为可能而不是事物的性质,而事物提供的这种行为可能就被称为可供性。
这个解释,和阳老师文章里的讲法有点出入。再加上,网络能够搜到的可供性的资料也很少,这让我吃不准这个概念。
于是,我只能将文章里的这个做法,权且理解为要增加多样性。这也是基于我认为,所有为这个世界增加多样性的行为,早晚都会以某种形式得到奖励。而对于我们这些创作者来说,应该把为世界增加多样性,作为一种值得尊敬和值得追求的价值观。
2、演绎法
对于年轻创作者来说,困难的地方并不是坚持内在动机,而是作品得不到反馈,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
此时,除了可以加入相关的群体获得互动之外,还可以借助演绎法,掌握一套不需要依赖任何第三方评判自己作品的方法论。
这里说的演绎法是什么呢?
就是从体系、模型与框架入手,从源头入手,借助第三方数据进行演绎,放弃低效的归纳法,这样可以更快地明晰学科知识图谱。
年轻的创作者往往不自信,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好坏,急需得到他人反馈。与之相反,成熟的创作者掌握一套不依赖他人评价,得到反馈,不断进行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那么,如何获得这套方法论?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借助演绎法。
比如,阳老师就在文章中,介绍了一种不借助他人反馈,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些中文名家,如张爱玲、余光中翻译过的英文作品,比如《老人与海》,然后尝试翻译看看,再将自己的翻译与张爱玲、余光中的翻译对比。这样马上明白自己的写作好坏。整个过程,我们无需依赖任何他人评价。
我们越熟练地掌握演绎法,就越不需要来自他人的评价或反馈。因为整个信息求解过程,是独立完成的。通过演绎法,提高个人信息求解能力,摆脱来自他人的评价,学会借助历史上的牛人与第三方客观数据来考量自己的进度,获得反馈。这也是一种巧妙地保护内在动机的做法。
3、反常识
第三点是反常识。即,不完全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约定走自己的路。
每一个时代的常识,都意味着这个时代的认知边界。它往往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帮助人们降低认知负荷。
但是,保护自己的内在动机,走上了一条林萌小道,意味着常识还不够,我们要学会更好地掌握反常识的证据。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李笑来说的更精炼、更直接,就是:
特立独行且正确。
这是因为,特立独行且正确能带来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