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槽口接住一片云——探秘山西和顺走马槽:云海、草原与历史的交响

文/唐根锁

汽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向着走马槽急速行驶,一行行葱绿的白杨、翠柳、国槐和泡桐从汽车的窗口快速地闪过。

汽车在走马槽的山脚停下,向外望去,不甚宽阔的柏油路边停满了旅游的汽车,路基下面茂密的树林中横七竖八地也挤满了车辆。

走到河边,宽阔的河床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尚未进入汛期的河道中间,从太行西山上游汇集下来的溪水,缓慢地流淌着,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下游奔流而去,饮马溪边,给这热闹的走马槽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走进这胜似草原的碧绿山坡,翠绿的草原山坡,平展如镜,迎面送来的高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白云,从山边吹来的凉风,将太阳下几块暗色的云层推送过来,投下游动的云影,人罩在暗云层下更增加了凉意。

这苍翠的山坡草原,绿草格外地茂盛,人踏上去仿佛要挤出碧绿的汁液,不远处村民放牧的牛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星星点点地发着白光,宛若一幅草原画似的。

在这清脆的绿毯上,散落着近似于蒙古包的帐篷,从他们的遗迹看来,这里早已有人在草地上生火宿营过夜,附近走马槽庄上有很多村民能为客人提供生活用的帐篷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以便他们紧张的工作之余在这里能感受到精神上的放松与休闲的乐趣,享受到远离喧嚣的闹市带来的片刻宁静与安逸。

炎热的夏天,最惬意的是徒步游览,顺着草坡边缘通往里面的森林公路上,来来往往通行着观光的敞篷电车。

在一侧的山坡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针叶松林,一排排,一行行,像持枪林立的哨兵,挨挨挤挤的松林像撑开的绿伞,重叠的松枝虬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筛下稀稀疏疏的斑驳日影。

人走在林中,兴奋和满足写在脸上,在这太行山深处的密林中,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更增添了松林的幽静。

这是一条断头的山区公路。路的尽头是一处突兀的山峦,南面临近悬崖边的地方,临时搭建了一排简易的彩钢板房屋,里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日用品,是一对夫妻从山下运来的。

他们还经营着一家快餐店,说是快餐店实际上也只有他们夫妻两人,中午的时候,他们一个人掌勺,一个人服务,能简单地为客人提供一碗热气腾腾的颇具山西特色的刀削面和拉面。

屋内店外,长条桌与坐凳擦洗得一尘不染,餐桌上摆放着筷筒和纸巾,最为博人眼球的还是桌面上那瓶最具山西特色的老陈醋。

中午时分,游人爆满,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在这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食材全靠他们两人从山下运来,也实属不易,因此,客人们也少了像在人声鼎沸的闹市区讨价还价的喧嚣。

在这突兀的山顶旁边,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了谷底,人们小心翼翼地下去,再向另一处山上爬去,就能领略到近在咫尺的另一处山顶的旖旎风光。

这条崎岖山路,这个炎热的季节,花草正在努力地生长,野草花随风摇曳,一些个叫不上来名字的荆棘枝丫,横七竖八地伸在小道中央,簇拥着游客。

这里有一处类似于烽火台状的土建筑,远看又恰似瞭望台,在漫长的岁月中,无情的狂风成年累月地吹皱,早已风化变了模样,失去了往日的坚韧不拔,端严庄重;如今,更显得古朴、沧桑、风霜,仿佛一耄耋老翁,年迈龙钟,蓬头历齿,彰显着无情岁月的流逝变迁和历久弥新的历史文化。

站在走马槽山崖。一眼望去,奇峰绝壁,格外险峻,用石头筑起了一条条“古栈道”,栈道两边以石块砌起像城墙一样的“护墙”加上“烽火台”“瞭望台”弯弯曲曲,绵延起伏。

在这里晨观云海日出,晚看千峰夕照,苍山层层尽染,俯视千山万壑,近睹峭壁悬崖,巍巍太行尽收眼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8月25日 早上6点多起床,见雨停了。其他人还在睡觉。我便拎着相机去湖边拍照。湖在东门的西边,自然也拍不上...
    漠谷阅读 447评论 0 3
  • 文/虚怀若谷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整日在家吹空调也感觉浑身不自在。 时至周末,约三五个好友,起早前往山西...
    魅力太行阅读 108评论 0 0
  • 我听到了远山的呼唤,便背起行囊,和纪晓民整天在明媚的风景与飘香的营地餐之间直来直去,隐匿在天山深处的乌孙古道给我留...
    鹤_jianshu阅读 2,554评论 1 4
  • 去新西兰自驾的想法缘于2011年我和好朋友老郭随团游玩澳大利亚时,顺便去新西兰玩一天半时间,一下子就被这里纯净美丽...
    zm88zm阅读 1,072评论 0 4
  • 以往旅行我都会把路线、旅店等全部制订好,可这次旅行只是做了一个大致的路线,赶着走赶走看。因为这次的旅行主角是一个小...
    SOS清阅读 837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