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有几位朋友一直受到跟父母关系的困扰。
朋友A觉得妈妈从小就重男轻女,只偏爱她哥哥,不仅不喜欢她,还一直看不起她。朋友B觉得爸爸做事不靠谱,也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疼女儿。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在她最重要的日子,结婚那天,大家都找不到她爸爸,原来他躲在一个房间里呼呼大睡。
朋友A跟妈妈,朋友B跟爸爸的关系到了现在,越来越沉重。A的爸爸去世后,她心疼年老独居的母亲,平时多有问候。可母亲每次聊起来就是她哥哥,这让朋友又失落又不忿。B的爸爸年纪越大脾气却越来越古怪,说话很伤人,非常难相处。
两位朋友都很难过,为什么自己最在乎的父母要这样对我?
在聊天中,我发现两位朋友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她们的“自我叙事”中,她们在与父母之间关系里,是被动方和弱者。为什么她们要这么对我,一直纠结在这种负面情绪中。
前不久,看到的一个视频《there i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就给我另外的启示。
演讲者介绍了四种如何摆脱焦虑、抑郁,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方法,其中一点是“自我叙事”,storytelling。你告诉你自己关于你的故事。即使被现实限制住,你的故事并不美好,你仍然可以主动的编辑、修改、重新诠释你的故事。
演讲者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个叫埃梅卡的运动员因为打美式足球瘫痪了。他受伤后,一开始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是:“我打球的生涯那么辉煌,但看看现在的我,那么糟糕”。这样对话的时候,埃梅卡的状态既焦虑又沮丧。但过一段时间,他尝试给自己编织另一个故事,“在我受伤前,我的人生没有目标,以前的我流连于声色场所,自私又放纵。我受伤后,却找到人生的目标,就是希望去帮助别人”。埃梅卡新的“自我叙事”让他找到新的生活依托,帮他走出低谷。
有心理学家研究,生活得比较积极而有意义的人,他们的“自我叙事”方式更加正面,他们的人生由救赎、成长、爱来组成。拥抱自己曾经痛苦的记忆并不容易,但尝试用好的东西来救赎坏的东西,却能为自己带来智慧和成长,从人生的死胡同里走出来,拐角遇到爱。
我想起自己的一个小事。为了工作方便,有一段时间带女儿平日住在我爸妈家,周末才回自己家。有一次回去,家婆在家。一进门我就让女儿叫奶奶,女儿开开心心叫了。然后我让女儿再去抱抱奶奶,女儿扭捏了一下没抱,玩积木去了。然后我婆婆就直接上楼了。我当时第一感觉有点不舒服,觉得她孙女一周不见才回来,怎么都得嘘寒问暖一下嘛。但是转念一想,自从我家公去世后,家婆越发孤独了,现在就算是儿孙在身边,也不能减免这份孤独感,看,她孤零零上楼了。想到这,我让女儿赶快上楼去寻宝,并找她奶奶玩。不一会就听到她们在楼上开心的玩闹声了。
转念之间,我完成了自己故事的重新修订,家人和和美美。如果按原来的故事发展,那也就是莫名的增添婆媳不合的气氛罢了。
我把Ted和自己的小故事都分享给朋友们。
我跟朋友A说,既然纠结于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对你,何不帮妈妈编个故事?有了答案你就释然了。朋友B也说,之前提到爸爸在她结婚当天呼呼大睡的表现,也有亲戚分析说,这可能是她爸爸表达焦虑的一种方式。现在看来,不管这是不是真相,她都愿意去相信它,因为这样故事可以让她跟爸爸在心里和解。
我们的原生家庭多少都带有一些伤痛,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与其纠结在不完美的家庭关系中,何不重新表达一下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故事,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我们的父母。这个世界本没有绝对的真相,你的人生故事长什么样,全看你怎么想。
Ted分享链接https://m.weibo.cn/1666109895/432088103788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