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细想有些道理。我问自己,我是那只驴子吗?是那只笨驴,还是那只智驴?还是智驴有时也会犯傻,笨驴也有聪明的时候?或者所谓的智其实也是傻,所谓的傻何尝不是智?
大家也可以看看这个小故事,就当看寓言故事,逗自己笑笑。如果世界上分两种人,痛苦的智者和快乐的傻子,那么偶尔傻傻地快乐一下有什么不好呢?
一只驴子在拉磨。它的眼前晃荡着一个鲜艳的红萝卜。红萝卜近在咫尺,驴子向前跨一步,张嘴就咬。但此时的红萝卜却同样前进了一小步。
另一只驴子出现了,它看到同胞在追逐那根红艳艳的萝卜,就笑了,说:“啊,你呀,真是只蠢驴!红萝卜挂在你头顶上,你向前走一步,红萝卜也会向前移动一步。哪怕你走一万年,你也没法追到看似近在嘴边实际远在天涯的美味呀……”说这话的真是一头“智驴”。
拉磨的蠢驴听了智驴的教诲,没停下脚步,也没歪着脑袋思想,而是继续追逐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红萝卜。
智驴看蠢驴的脑子不开窍,扔下句“真是头蠢驴,没得救了”。摇摇头,就走开去。
可再聪明的驴子还是驴子,它的主要工作任务仍是拉磨,上帝不会一时兴起叫头智驴主持全世界大事要事。智驴同样被牵到石磨前面了。智驴甩脑袋,想把头上的红萝卜挣掉;使劲喷响鼻,蹬后腿……目的明确,想撂担子———本驴可不是蠢驴,咱脑子好使唤哩,你甭想拿根瘦不拉叽的萝卜骗我拉磨。
上帝见来硬的行不通,决定民主一回。就表示充分尊重智驴的抗议。说:“好好好,你聪明能干,你与众不同,你用不着干一般驴子的拉磨工作。智力超群的驴子确实应该跑江湖,闯世界去,你去广阔的天地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事业吧。”
智驴爱听这话。这话顺耳,贴合自己的远大志向。上帝又说:“我们打扮一番吧,戴个墨镜,怎么样?”智驴觉得这建议不错,有道理。戴上墨镜,酷毙了,跟头上顶根红萝卜的蠢驴一比,自己先锋又时尚。别的驴太老土了。
上帝用块红布往智驴眼前一蒙,“戴墨镜”的智驴就开始了它的逍遥旅程。虽然两眼一抹黑,可智驴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心里明亮得很———在上帝眼里,驴和人没什么两样,眼不明心亮才是真的聪明。智驴边赶路边寻思,我已经走过了一山又一山,我已经跨过了一水又一水……很快,就能登上驴生的高峰了。
凡事总归有终结的那一刻,面粉磨好了,上帝扯去了蒙在智驴眼睛上的布。智驴眼前一亮,它看到了光明。遗憾的是,眼前的光明不是智驴想要的光景,在阳光灿烂的“光明”底下,智驴看着自己磨好的面粉,心里没有一点成就感,倒懊悔死了。它兴高采烈地奔波,以为自己在长途跋涉,攀登高峰,原来只不过是始终绕着磨道兜圈圈,起点就是终点,终点还是起点……
智驴在懊悔时,蠢驴的面粉也已磨完,上帝取下红萝卜扔给它,它开始咀嚼美味。
上帝笑笑。虽然万物有灵,不过驴是驴,人是人,人和驴不能凑到同一个碗里吃饭,窝到同一张床上睡觉。当然,也有意外发生,人有时简直就是驴。世界上的人看似五花八门,其实也就是两种人而已。一种被称为蠢驴,一种自诩为智驴。总之都很驴。
也许很多人不愿意。怎么能把人比喻成驴呢?可是想想人这一辈子兜兜转转,到头来又如何呢?如果没有将自己的生命交托给那无所不能的造物主,重新再造,被世俗的欲望捆绑的人与驴子又有多大区别呢?
她仔细想想自己过往的生命,其实与那驴也无太大差别。尽管看起来像头智驴,一路追随梦想,可到头来,真还不如那头蠢驴。它毕竟在劳作完之后,吃到了头顶上那根胡萝卜,而她这头戴着墨镜奔跑的所谓的智驴,除了一肚子的梦想,却连根胡萝卜也没吃到。
不过如今,这头驴子终于放对了地方。驴子最好生活在田野里。驴子若生活在繁华都市是注定要受苦的。好在她虽然心高气傲,但还算是一头善良的驴。于是上帝将她牵到了小河边。让她日日有青草吃,还有风景可以看。还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甚至还找到了一些小伙伴。小山羊啊,有着棕色毛发的英俊的小公马啊,甚至还有几只漂亮的黑天鹅……总之,这头小毛驴追啊追啊,追出了自己的童年,终于追到了自己的乐园。对了,神说,人在四十岁之前,都是没长大的儿童。她的幸福在于走出童年,并没有迎来万恶的旧社会,却迎来了一个新世界。她穿越童年,又回到了真正的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