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叶听雨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阴
《唐朝那些诗人》是我在简书开放付费连载后,通过认真比较,最后下定决心购买的第一步付费连载作品。
在购买这部作品之前,我从未读过楚桥老师的文章。而促使我购买这部作品的唯一原因是——我想深入地去了解一些那些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耳熟能详的唐朝诗人们。
买完后,我翻开了第一篇《骆宾王:我的每一段人生,都是一篇100万+的爆文》。说实话,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搁下了,因为文章和我预期的感觉相差有点大。
记得曾经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如今大致内容已基本忘记,但是那种读完后对苏东坡的喜爱,以及希望能够将所思所想述诸笔端的激动之情,至今想来仍是内心澎湃。
读连载中第一篇文章,我仿佛是在读一篇爆文,处处都是调侃的网络用语,以及加黑了的金句。这让我有一种感觉,此刻我读的不是诗人的故事,而是又一个爆文写作者的逆袭记。
当然这样的写作方式其实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能够通俗易懂地将那些诗人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也更加吸引人们的阅读兴趣。
只大概对于我这样太过纠结的人来说,有些不太适应。
搁置一段时间后,禁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想往,我再次打开书目,继续阅读。读到第二篇的时候,我感觉心情好多了,因为作者减少了很多很多网络用语,行文更对我的口味了。
所以我也在想有些事情还是要深入了解,才能最后得出结论,否则便是以偏慨全,胡言乱语。
读完《唐朝那些诗人》,我想借机说说我心中的大唐诗律。
作者的第一篇“爆文”是以骆宾王七岁时的《咏鹅》起头。这首《咏鹅》大概是我们小时候最先学会的古诗吧,就像现在的一一,每每去到动物园看到天鹅,总是随口吟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七岁吟《咏鹅》,八岁作《玩初月》——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他的诗中既有白描式的风景写实,又有蕴含哲理的谈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堪称完美。
这大概也是唐朝诗人们的最大特点吧。这些伟大的诗人大多在个人仕途上,历经波折,他们或是因为一首诗折戟沉沙;或是因为某个斗争,殃及池鱼;又或者仅仅是因为时不我待。但他们不光是诗人,更是一个有着伟大抱负的有为青年。在这样时代背景之下,他们不仅没能实现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抱负,更是遭受无尽的挫折,心中难免激愤。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赤子之情,最终这些苦难化成了偏偏诗句,记录着他们的人生,表达着他们的心声,也承载着时代的印记。
读完《咏鹅》,再来读诗圣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境自又是一番滋味。
《望岳》这首诗写于杜甫第一次十年漫游期间。作为贵族世家的公子,家中又有才名远播的祖父杜审言,及远祖杜预,年少轻狂的杜甫自然是意气风发,胸怀大志。
读书时,每每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中不由激起万丈豪情,仿佛顷刻间便能登高望远,俯瞰众生。
而这大概就是年少的杜甫,那么恣意,快乐,充满豪情。
特别喜欢他在辞去河西尉改为左卫率府兵曹时的一篇戏作——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读这首诗,仿佛能看到诗人畅快飞扬的飘逸身影,煞是欢喜。
只是,这样的快意很快便被残酷的现实粉碎。当杜甫回到家中,推开门,却只见妻子嚎啕大哭,他们的儿子竟已活活饿死。
自此,杜甫的诗句中,沉痛成为新的主题。
到了安史之乱以后,杜甫的诗作变成了描写生活的记录史,一字字,一句句,都是血泪。
尽管仕途渺茫,尽管生活窘困,尽管道路艰辛,但杜甫从未失去希望,更加从未倒下,他的每一字,每一个诗句里依然洋溢着殷殷期盼,这些期盼和祝愿如同星星之火,燎出大片草原。
喜欢杜甫,喜欢他少年时一日上树能千回,喜欢他漫游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喜欢他回首向风飙的霸气,更加喜欢他历经苦难后愿得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慈悲。
我想这大概就是杜甫,就是那些可爱的唐朝诗人们的伟大之处吧。
每一个诗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独特人生经历,却写就出同样伟大的作品。
他们是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苦寒诗囚贾岛;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游侠李白;是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的悲苦李贺;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者陈子昂;是看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佛系王维;是述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是肠断白蘋洲的温庭钧;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李商隐,是······
读他们的诗,听他们的故事,品他们的人生,我仿佛看到他们那鲜活的面孔,或恣意,或沉稳,或欢喜,或郁结,或是千帆历尽,我独笑的壮阔,或是病树前头,忧虑重重的沉思。
不论经历怎样的磨难,他们都用最美的诗篇记录下了自己璀璨的一生。
也许,这不仅仅是几行字,几句诗,它更是一段或悲或喜的人生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你,有我,也有他。
大唐的诗律读不完,大唐的诗人也探不尽。我们能够慢慢品琢其美好,享受那份难得的愉悦已是极为幸福的事情了。
附一一趣事一则
早先带一一去逛黄鹤楼的时候,顺便教她崔颢的《黄鹤楼》。
大概是因为去黄鹤楼次数多了,一一每次在路边看到类似于凉亭阁楼的图画或建筑,总会大喊:“妈妈,看,黄鹤楼。”
而我也会应声同意,接着让她背一背《黄鹤楼》。
这样几次之后,每每说起黄鹤楼,她便不由自主地开口吟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看来,以后得多去一些地方游玩啦!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