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旅行原本去上海是奔着哆啦A梦展去的,却在与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上海最近还有一场埃及展,于是马上小红书上寻找埃及展的攻略,提前做一些埃及人文历史的了解。
在这之前我对埃及的了解除了历史课本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之外,还曾在毕淑敏写得《世界如锦心如梭》这本书上了解过埃及的莎草纸。
但是我尤其好奇的确实图坦卡蒙法老的诅咒,对埃及这种古老神秘的文明我好奇的更多是神秘而非所谓自以为是的认证科学。仰观宇宙之大,我一直存有敬畏之心,所谓我们人类普及而来的科学也不过是人类认知的边界而已,人类未知的领域还很广袤,我们后世的探索也只不过是某种相对合理的可能性。不敢理直气壮的认为这些就是事实。
青岛到江浙沪有一趟非常友好的火车,D181这班车晚上出发,次日便可到达,可以买卧铺车票,下班赶车,刚刚好,青岛北和青岛西都有发车。
我原本想提前学习一下埃及的历史人文,b站搜了些视频,却还没看完就被里面的诸神各法老搞的是晕头又转向,不过为了观展顺利,我还是提前从小红书上找了一个据说曾在埃及有过多年带团经验的导游,加上人家微信,然后做了提前的咨询和博物馆预约。
第一天
火车抵达上海松江站还不太到八点,我选择的是二等座的上铺,原以为上铺安静,中途有下车的乘客不被打扰,结果带我抬头仰望那上铺的高度,瞬间感觉有点后悔了,上铺很高,身高167公分的我,没办法吧旅行包举到床上,背着那个背包和水壶,手脚并用的好歹上床,然后就又发现新的问题,上铺离车顶太近,我坐在床上,头抬不起来,只好躺好才把充电器插好。因为第二天要一直在外面看展,提前把充电宝一并也充好电。上铺除了成年人抬不起头来,还有一个问题上空调出口在上面不过做了遮挡处理,坐起来能感受到冷风飕飕。卧铺车厢乘务员会根据每个人下车时间,去把人叫起来,所以不用担心会坐过站,周末去江浙一带,可以放心大胆选择这班卧铺动车。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舒适的。
上海预计是早上7点57分到站,我提前下床做了简单的梳洗,然后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了会书,乘务员过来提醒我们下车的时候,我以为车要提前到站,把书放到背包里,开始划拉手机,发现并没有非得要回复的信息,于是我开始梳理我此次出行的目的,想放空?想自由?想随心所欲?那我为啥要被困在手机里呢?
于是我把手机扣在桌子上开始托着腮帮子望向窗外的风景,辽阔的农田,时而穿插着不算宽阔的河流,时而穿插着不算车多的小路,在我不看手机的最后这段火车旅途中,我看到了麦田,看到了钓鱼的人,看到了修路的工人,看到了匆忙赶路的行人。大概旅行的意义也就是如此,睁开眼睛去看自己不曾生活的地方,去看人,看路,看风景,看人们的生活状态。忘掉自己还没干完的事情,忘掉还没做好的学习计划,忘掉非得假模假样非得要应对的人际关系,忘掉自己还是妻子妈妈女儿的身份,此时此刻我只是我自己,想要暂停歇歇的我自己。
本来想从火车站找个顺风车一块儿进城找到酒店安顿,转念一想,我此次的行程并不赶那么通过公共交通慢慢进入到一个城市,可能会与这个城市衔接的更丝滑与自然,于是我就慢悠悠的吃了几口早饭,慢悠悠的找到到我酒店的地铁线,晃悠了一个半小时才到酒店,中间经历了看错车站提前下车,在老城区菜市场中间穿梭,姨妈期不适的身体反应,我都心态淡然,接受一切不太可控的因素发生,然后逐个去调整时间线并解决问题。
哆啦展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不过是当了大人太久,极度希望找个宣泄口切换成童年视角歇歇,即便如此,当我看到童年陪伴我的卡通形象千姿百态的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依然还是热了眼眶,或许没有人理解我怎会为一个蓝胖子,从青岛窜到了上海,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来看的不是蓝胖子,而是想从自己各种角色里挣脱出来几天,好好随心性的做一下自己。
看完多啦展,无意之间看到毛泽东上海故居,也进去看了几眼,由于爸爸说毛粉,认认真真的拍了些照片发到家庭群里,原计划要坐公共交通去上海博物馆,在我看到满大街的小蓝车小黄车之后,决定骑行前往,这样便能慢节奏的去感受这个城市的气息。
不过扫到第一辆车,我就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不认路,要看导航手机怎么办?后来我把水壶放在前面车筐内,把手机立在水壶旁边,音量调整到最大,每到一个等待红绿灯的时候,看看预计在哪条道路转弯,就这么磕磕绊绊的骑到了上海博物馆,与导游预约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还有时间转转其他展馆。看了一下明清景泰蓝展馆。
我觉得我很喜欢逛博物馆很大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我喜欢看这些精致的生活用品,曾经穿插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那时候的人为了一面镜子,一个首饰盒,一个酒杯都能倾其设计想法和工匠精度将这一个个实物流传于世,这一件件被我们后人称为艺术品的实物在当时不过是他们日常家居用品的其中一个,所以令我感动羡慕的是当时的人们对待生活的认真态度,不匆忙,不将就,不糊弄。
与导游碰头之后是三个小时的埃及展讲解和45分钟“消失的法老”的VR 体验。对自己短时间不能很快掌握的埃及知识,这仨小时明显让我受益匪浅,入门的上下埃及地图导游足足讲了四十分钟,把埃及的地理各种神庙以及去埃及旅游建议要看的内容都囊括了。
通过导游的讲解,也大致了解了古埃及各个王朝之间的关联,对标中国的历史朝代,大致也有个时间的脉络,所以感觉去博物馆找个专业的讲解是有必要的,就像我跟孩子分享的,既然花了时间成本去专心做一件事,一定是要将就时间的投入产出比的,这个时间的投入,要么获得更多的知识要么获得更多的快乐,总之应该是要有正向的收获与反馈吧。
三个小时的讲解,我感觉我需要回来消化一个月,第一次感觉在博物馆拍不拍照并不重要,只是不希望错过导游讲解的每一个字,接下来,打算看看导游梳理的埃及知识链接,形成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框架。如果将来还有机会,那就真的去一趟埃及,近距离感受一下那震惊世界的金字塔,那震撼人心的神庙。
拉美西斯(爱吹牛逼的法老)
黄金镂空项链
几千年前的面包
这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展品是埃及一级国宝之一,因为原料用的是埃及境内并不多见的木头,更重要的是这款展品距离当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说是运到上海时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其投保。
伊西斯怀抱荷鲁斯(圣母玛利亚怀抱耶酥的前身灵感)
奥赛里斯(伊西斯老公,荷鲁斯的爸爸)
珍贵的蒂芙尼蓝
图坦卡蒙爸爸,变法达人
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与爸爸两两相望在上海埃及展厅
拉美西斯木乃伊的护照
198元的“消失的法老”体验感还是不错的,升空俯瞰的感觉都很真实,有点紧张但不害怕。
总之下午到晚上这几个小时,给脑子填充了不少东西,然后便骑行去外滩,看了一下夜景,遗憾的是沉浸在法老的世界里太久,耽误了乘船的时间,就在外滩漫步了一下看了看夜景。
侬回来啦~
(我是因为这句话进的这家店,也是因为这句话拍的这个照片)
生长在粗犷北方的我着实被这两大排调料给震惊住了,光辣就分5档,不过我最好奇的是不辣里面装的什么?
这个整齐的餐具,是我在青岛韩式餐厅里才能看到的。
盛馄饨的小匣子是我比较惊奇的,精致且不烫人。
皮蛋肉馅儿
臭豆腐馅儿
讲真,臭豆腐馅儿一入口的味道还是挺酸爽的,我不怎么吃臭豆腐,不抵触但也不会主动去吃。但是这口馄饨吃到最后能感受到余香,不过下次我还是不会主动吃臭豆腐,皮蛋馅儿可以二次选择。
寻找书店的路上发现了这么一个古董,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这个车前小筐很给力,可以安顿下我的大号旅行背包。
我这个看导航能力当真是欠缺,本想走着找到茑屋书店,因为走错了路,考虑到时间问题又扫码了自行车,终于找到茑屋书店所在的商场,但是依然没有找到书店,那个商场明显荒凉,三楼实体店营业状态的不多,一楼还算繁华,所以我看到了一个很有格调的甜品屋,纠结了半天还是觉得减肥期间不进去了。
实在找不到茑屋书店,我也就不纠结了开启静安寺路线。正当我在专注骑行的时候,静安寺就这么突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静安寺号称上海最贵地价的寺庙,当真处在繁华深处,与百乐门隔着红绿灯对角线排布,一头繁华一头宁谧,一头红尘滚滚一头了却俗世。
我对着静安寺看了半天,感觉这是静安寺的背面,于是骑行绕道静安寺前面,经过静安广场,找到了网上说的那个拍摄静安寺的黄金视角天桥。
不过桥下这条路不能骑行,我跟着高德地图误打误撞的迎头撞到了交警的关爱。
交警:女士,你有没有觉得你在这里骑车显得很格格不入?
我:啊?地图导航过来的。
交警:这条路上没有非机动车道,看见了没有,前面那个路牌指示,这条路全程不能骑行,你是跟着高德地图过来的吧。
我:是啊。
交警:(无奈叹气)哎~~~~先把车推上来吧,注意安全。
我估计这个交警每天上班要遇到无数个被高德地图误入歧途的外地游客,打不得骂不得,只能无奈叹气。于是我想手机上下载个百度地图。
我这个街溜子的效率,拍完静安寺这个照片,已经过完十二点了。跟我早上制定的计划相去甚远。
于是我又安慰自己,顺其自然吧,走到哪算哪。
下一站上马勒别墅,到了停好车,在过街天桥上看到一栋房子,说不上来,只是想拍下来,其实骑行过程中看到很多想拍的房子,要么是角度不好找,要么就是骑过去就错过了,就像人生,有的时候生命里会遇到一些很美好事物,往往还没来得及记录,就一闪而过了,甚至或许不会在脑海里停留太长时间。但是即便是我们没有记住,但是那些曾经出现过的美好事物一定也曾滋养过我们的灵魂。
马勒别墅
看完马勒别墅我导航继续骑行至淮海中路,到了我不知道博主推荐走到这里逛什么,大概是那个商场吧,貌似是个奢侈品商场,由于我对逛街买东西无感,在这个环境非常好的商场吃了顿饭做了一下休整,吃了碗港式米线,77元,贵但好吃。
从商场出门我感觉时间是真的不够逛两条路线了,于是我鉴于从愚园路静安寺过来,不需要再去愚园路,于是将两条线合并,直接去武康路名人街,顺便看看网红武康大楼。
这段骑行路还是很美的,我觉得更完美的或许是约会不错,两个人手牵手一起漫步感觉应该很好。
因为上午没有找到茑屋书店,下午到思南公馆附近听说又个思南书局很好,可惜等我到了思南书局也关门了。于是找到一个格调还不错的咖啡店点了点甜品和喝的,休息了一下,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屁股也因为一天的骑行有点疼。
晚上返程的火车上是九点二十七,我看了一下地图,七点出发足够,一个半小时便可以到达火车站。
虽然这次旅程我依然在规划,依然有期待想看完自己想看的,依然遗憾没有进到一个有格调的书店。但是我依然毫不犹豫的给这段自己的自由旅行打上100分,这段旅行里,我放任了自己的感觉,挣脱出来了半个计划,接纳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也许我回来还会继续带上面具,穿梭在自己活腻了的环境里,应对并不全是我喜欢的人和物。
可旅行之所以快乐就是因为这个经历不常有,可能就像我们小时候逢年过节才能吃的一块糖,因为没吃够,所以才会再期待,因为意犹未尽所以继续期盼下一段旅行的来临,就像一串省略号,可以继续未知不可控不由自主的填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