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自己打个气,恭喜自己的简书已写作100篇,虽然自己没有能做到日更,但是自己也在努力的坚持写,也要为自己点个赞,更要谢谢三花嫂子的引领!
其次,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下午在博才洋湖小学观看了《读写共生》课例和听了博才洋湖小学校长张瑾的《新课标背景下作文教学真实情境的设计与实施》虽然课例有瑕疵,讲座内容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省略了很多的内容,但对于以后习作课的上法至少有了一个模子,至少可以比着葫芦画个瓢了。
中午,听了胡天月教授的讲座《名著中的传统文化要素挖掘》最能深深吸引我的是胡教授粘口就来的名师警句和名著中精彩片段的背诵。更令人受益匪浅的是胡教授激起了大家想要读名著的愿望,以及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读文学名著,只有自己读了,才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晚上听了王卫华教授的《语文新课标的新颖之处和落地政策》的讲座。
王教授诙谐幽默的语言令在场的学员老师兴奋,整个讲座笑声不断,尽管大家已经上了一天的课,但是并没有感觉到累!
王教授从社会现存的问题所在,讲事实摆道理,告诉老师们应该怎样落实新课标。
例如,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正是因为社会发展太快,课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于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更不能预测未来的哪一项职业会被淘汰,所以我们要提高孩子的素养,提高孩子的能力和品格,为以后孩子们谋生之路做铺垫。
又比如:一部手机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讯,可是它却一步步的取代了照相机的功能,让照相机没有了存活之力,活活被手机整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手机的制造者太懂人性了,现在的人们不管是外出旅游还是生活中,看到美好的、丑陋的等东西,都会拿出照相机,啪啪啪拍出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下面简单的发表几句话,kao
Kao kao好美啊!朋友圈里的人,看到这些信息,就会很自然的去点个赞。这就是现在人的表达。那些美丽的词藻,优美的意境,完全被几幅图片代替了,所以作为我们老师,能影响下一代人的人,应该教会孩子们用文字去表达,从而说明了语文教学中表达的重要性。
四天的学习之后,感觉就是在给老师传承一种精神,让老师们感觉到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任重而道远,不再单单给学生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要教给学生将来生存的能力,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