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朱永新先生对如何了解学生进行的探讨,他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尽可能的让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理解他们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并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不同的生命体,分析每一个人成长的不同环境与生存条件,研究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与生命潜质。(P113)
结合生活实际与工作实际,这部分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接触到的一些“特立独行”的学生中,如果细心分析,会发现他们性特点一定不是没有由来的,大多从家庭氛围,童年境遇中找到原因。不说学生,就拿我自己或者最为了解的家人来说,人格当中的优缺点、性格或者价值取向都能从童年的过往经历中多多少少找到源头。所以朱先生会发出感叹:童年对人类来说仍然是一个“黑匣子”。那我们做老师的,要真正去理解学生,就要成为“黑匣子”的解密员,我相信,一个好的解密员能走入任何学生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