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于二十六岁生日之际,希望日后自己或他人翻阅的时候,能读懂些什么。
青葱韶华昔已逝,而立岁月今尽来。
光阴荏苒,转眼活了二十六载,从牙牙学语到滔滔不绝再到嘿嘿无言,从懵懂无知到年少气盛再到谨言慎行。成熟,往往与年龄无关,跟经历有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古来有之,有的人小时候经历了事情,他就一夜成长了,有些人活到七八十岁没经历过这件事儿他就是明白不了。成熟,是在现实社会中,吃一堑长一智,刻骨铭心的眼神、话语或教训中得来和改变的。
回首望望,青春期的叛逆,已经是十年前的事儿了。
二十六年前,我降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二十六年来,父母始终为我撑起一个温暖的港湾。但作为独生子女,在青春叛逆期,最难的就是有些心事儿有些想法没有人可以诉说。因为有些东西你是不想让父母长辈知道的,而由于某些原因,我连可以谈心的堂表兄弟姐妹都没有,只能自己消化。其实不仅仅是青春叛逆期,从小到大都一样的,只是青春期感受尤为强烈。
那种心路历程是蛮煎熬的,有些人会偏激,有些人会抑郁。或许,这就是那些年,微博树洞会流行的原因之一吧。
前些日子看《王牌对王牌》第十一期,二姐张歆艺在讲述花花(华晨宇)的一些性格和行为的时候,我挺能理解的。其实有些性格上,我和花花是有些像的,表面上嘻嘻哈哈,认真起来有点疯狂,想有人诉说但却不愿意打扰别人,某些程度上也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想给自己留点空间。但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全神贯注地高效做一件事儿,但更多时候,会静静思考,思考过去,思考现在,思考未来。
恰恰是叛逆而又无人倾诉的那段时间,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拐点,也对我此后的近十年产生了不少或喜或悲的影响。
十年前,微博成为继QQ后,广受90后欢迎的社交工具。2011年我也注册了我自己的微博账号,那个账号至今仍在使用。中学同学应该会有印象,那段时间我的社交是非常活跃的,原创加转发的微博,一天五六十条那都是常事儿,或许有些朋友现在还屏蔽着我,真是抱歉。
但就是这种活跃度,加上之前的学习和学生工作太过一帆风顺,潜移默化地,在内心埋下了狂妄不羁的种子。其实这颗种子在萌芽之前,高中时期我已经不知不觉地得罪了不少老师同学,今后有机会的时候,我会道歉,即使对方不接受。
毕竟是一个高中生,是要高考的。慢慢的,我逼自己沉静下来,但这是不容易的,要知道一个内心孤独的人,是多么渴望社交,直到我关注了几个跟「禅言」有关的微博账号。我开始每天阅读他们发的人生禅言,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开始尝试结合现实生活去理解领悟。直到高二的有一天,在曾经39分的物理课上,张杰同学给我讲力的分解时(在此再次感谢张杰同学),我突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就是那种顿悟的感觉,我突然看到了学习物理的本质。渐渐地,我开始学习怎么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怎么根据本质去举一反三。这也为后边90分的物理、125分的语文以及之后的编程学习打通了任督二脉。
后来步入大学,我跟其他独生子女刚离开家时比较不同,我异常兴奋,因为我沉寂的内心在渴望社交。于是我开始参加社团学生会,大多都比较顺利。而前面说到的埋在内心深处的那颗狂妄不羁的种子,也在这种环境下汲取邪恶的养分,悄然生根发芽。
这邪恶的种子,终于让我又一次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我法学院的班委、年级委,宿管会的部长和主席团,也对不起我曾经的干事们,真的对不起。
而这些的后果,则是一次次当头一棒的挫折,表面上我是若无其事,可内心岂能毫无波澜。于是,我开始隐退,选择闭关,一方面是可以专注地学习编程,另一方面,也为了静下心来阅读禅言,这一次是为了参悟为人处世。
后来步入社会,其实也是吃了不少亏的,有时候是因为太直,有时候是因为太狂,有时候因为看得太透。慢慢地,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1. 人在任何时期,总会遇到眼红你和白眼你的人,前者可能会诽谤诋毁你,后者可能会落井下石。
2. 这个社会有太多人错把偏见当作是非观,千万不能跟他们讲道理,否则你会陷入漩涡。
3. 人在没有成功之前,他再有才华,也很难被正眼一下,毕竟伯乐不常有。
4. 每个人往往会作茧自缚,而自己,才是救世主。自渡者,自我解嘲,才能面对一切。
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大多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或攀比上的。很多时候,别人问你过得怎么样,并不一定是关心你,有可能只是想确认一下,你是不是过得比他差,寻找心理平衡罢了。忽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在我大学狂妄的时候,恩师跟我说过「一塌糊涂」的真正含义。也许,得学会闭嘴,低调做人,至于高调做事,要分场合和时机,其实还是低调做事的好。
人性是不会改变的。郭德纲先生说过:「你发微博拍个灯,都有人骂你显摆家里有电啊!」确实如此,现在的微博也好,论坛也好,粉丝跟粉丝都能打起来,比如两个明星的粉丝,华为、苹果、小米等电子产品的粉丝,我也搞不懂。
大家可能也都发现了,从去年开始,我的社交圈子就开始在收紧,交心的朋友也控制在五个左右。我们彼此会谈三观,会谈人性,会谈职业规划,会谈人生理想,却从不打听对方的薪资和存款,在彼此生病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会打个电话发个消息关心一下。这些其实很难得,我也很珍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完全放下或者舍弃以前的同学朋友间的情谊,我依然珍藏曾经共情的那份美好,只是我不会去主动谈起或联络,放在心里,有机会遇到了,坐下来,喝杯茶,回忆下那段美好,有误会就了当地说破,我觉得这样就挺好。
而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国际风云的瞬息变幻,也使我在社交平台上渐渐淡出了。眼尖的朋友可能也都发现了,今年无论微博还是微信,或者论坛,我的评论或者评论性的博文/朋友圈几乎没有了,偶尔有点记录性的,也很快就隐藏了。留下的,更多是这种随笔的文章,篇幅不短,但大部分是阶段性的人生总结或者体会。
人还是有点神秘感的好,被人知道太多,又开始有眼红和白眼你的人出现,而且这种规律,不仅仅是对人适用,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亦是如此。
郭德纲先生在节目里和《郭论》中无数次点出了人性,有一句话我觉得说得挺对,「吃亏要趁早,一帆风顺不是好事儿」,二三十岁的时候还吃得起亏,三四十岁往上,吃亏就不一定扛得住了。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活成一座孤岛。《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生在世的每一天,都不免要跟人跟事打交道,人情世故是一门学问。而立之年的进一步临近,要做到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要活得明白,更要活得糊涂。《道德经》有云:「看透不如看淡,看懂不如看轻」。做让自己开心的人,做让别人放心的事。
最后,祝自己生日快乐!
————
振丹随笔
庚子年闰四月初十
于广东深圳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