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感谢疫情给我的机会
这世界只有一种方法能使阅读变成真正的学习:“读要读三遍”,第一遍是“相信并记忆”,第二遍是“质疑并挑错”,第三遍是“改进及重构”。不一定是次数上三遍。但一定要有这三个流程。
30天之前我的状态是每天花费30分钟逐字逐字的阅读10几页,还傻乎乎的坚信一个月后就能看完一本书,1年就是12本,相较上一年的一本书也不看,应该算是很大的提升了吧。
没有疫情我就不会有机会参加特训营,可能是在家闲的时间太久了。平时更多的是将樊登读书会看作为一个不把时间白白浪费的工具。偶尔的机会看到了特训营,1个月10本书,一下子就超过了我的1年。有这么厉害吗?能等达到一半我也是赚的,抱着这样的心态就来到了特训营。
报名后,我提前1周开始了读书,特意早起30分钟,逐字逐字读,慢慢积累着收获。当正式开始读书打卡后,我的余粮慢慢不多用了。那时刚好第二本书《如何读懂一本书》,瞬间给我了方法,并且还可以立马实战,想不到这么快就开始收益。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习惯,其实这也是我参加特训营的一个小原因。我从16年4月份开始了跑步,那时是为了减肥,也确实做到了,大减20余斤。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陆陆续续的保持了下来,那一段日子的跑步也让我的工作状态大增,生活状态也改变了许多。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延续他的方法,同样要感谢疫情,它给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我试着强行改变自己的习惯,强行5点30起床,强行阅读,强行跑步,强行写卡文。最后《掌控习惯》给了答案,帮助我固化习惯。直接结果就是,3月份比2月份早起了1小时,共多出来30余小时。
疫情期间家人之间相处的时间突然增多,各种家庭问题凸显,本来我的习惯就急,在读《幸福的方法的时候》我试着每天纪录5件小事情,慢慢对身边事务有了新的了解,记录是帮我去重温它们,提升我发现幸福的能力。从小都说我情商低,其实是我不敢去面对,不敢去改变。
都说我们认识在牛逼的人都没用,你有见不到他们,他们又不了解你,是帮不到你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未来牛逼的人。按照概率统计,一个人一生见面和相识的人在1500人左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达到5000人,5000人里面一定会有一个未来十年比其他4999人都牛逼的人。
30天前我的朋友圈除了同事更多的是玩游戏的,30天后特训营不知不觉以及把我的朋友圈进行了升级,将原来就不可能认识牛人、大咖到现在相知了很对已具备牛人潜质的强力书友。
特训营让我的单日产出大幅度提升,早起、读书、跑步、做三餐、写卡文等等这些都是8小时之外的新增产出,后面的读书、练字已在计划之列。原来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现在我觉得工作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读书、思考、写作,刻意的练习我相信这将是我接下来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情。成长型思维是我的起点,终身成长是我向往的终点,现在是我,未来我希望还有我的爱人、子女、朋友们。
加入特训营常人可能认为是一个疯狂的行为,有些人不够优秀的原因,就是限制了自己的疯狂。因为只有疯狂的人,才能改变世界,才会让一切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