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的敬业精神值得颂扬
笔者近日认真、仔细的拜读了安徽省利辛县刘家集乡陈郢学校丰万华老师撰写的“农村教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于2010年6月9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读者版)一篇文章,丰万华老师客观、真实的论述了影响农村教师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意识淡薄,体育锻炼不足;工作繁忙压力大,生活调节不合理;不良的生活规律,摧毁身心健康。品读之时分析思考,感受颇多。
农村学校不仅硬件设施差,经费紧缺,而且学校管理力量和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教师外出学习和参加教改活动的机会少,与外界很少有联系,交通不便,教改信息较闭塞。即使偶尔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后也能说出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但是,从整体上讲,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还是较滞后的,对新课程理念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仍感到茫然无措。近日,笔者下乡视导,到一所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定远乡易店小学听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徐国安讲的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随堂课,他的观念之新,教法灵活,学法创新,引起了笔者的好奇,改变了对农村小学教师的一些看法,于是就走访了学校的张建校长及部分教师、学生,全面了解到徐老师创新教学的基本情况。徐国安,男,1955年3月出生,1972年11月入伍,1976年4月走上了民办教师之路,并负责易店学校的全面工作,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经历了风风雨雨,参与了“应用题不分类型”教学改革,特别是在全县实施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邱学华教授创立的“尝试教学法”实验过程中,他把新的教育理念“先试后导,先练后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的课程改革又使他与虎添翼,在课改实验中,他深刻的认识到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依赖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只有教育观念的先进才有教学行为的先进。这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到教师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彻底地变革。于是他把经验升华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研究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长期在教学一线课堂教学改革所积累的经验,对教材编排的笔算减法产生了较多的质疑。由于笔算教学始终是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茫然,效果不佳。基于此,他就从一年级退位减法教学开始改革,将20以内的减法转化为10以内的减法,降低了知识坡度,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易于理解,学得轻松,效率很高。依据教学进度,本节随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学习93页例2“32-14=”,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出示算式,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教师巡回视导,再找有代表的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后让学生交流说出计算思考过程。全班32名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相互交流。结果100%的学生计算正确,算法独特,思路清晰,都是这样描述的:被减数个位上的数“2”不够被减数个位上的“4”减,需要向十位数上的“3”借“1”当“10”,“10减4得6,6加2得8,得数的个位写8”,“十位上的数3借1后是2,2再减1得1,得数的十位写1,结果得数是18”。听后使我大吃一惊,这与教材编排的算法是不一样的,效果如何呢?我随即写了几道与例题同类型的减法算式,全班学生练习,结果出乎我的所料,100%的学生又做对了,在徐老师的暗示下,我又随即写了几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检查结果,全班32人只有1名学生做错,这是奇迹呀,成效这么显著啊!徐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能面向全体学生,把较难的内容转化为简易的知识,思路清,算理明,学生容易理解,便于记忆,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我们可以从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徐国安身上可以看出,虽然农村学校教师条件艰苦,教学任务繁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他们的敬业精神值得颂扬。一是以苦为乐,善于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二是勇于创新,面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三是具有较强的事业性和责任性,基于农村学校存在着部分留守儿童现象: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养成一些不良行为等。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难管理,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性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可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把爱心放在中心位置。与“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不放过任何一位潜能生(学困生)。四是乐于思考,针对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