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年,我都认为,要跟上岗位需求的变化,努力学习技术,只要足够努力就不会有中年焦虑,就能赚取一份能养得起家的收入。
过去的一年,是我自己认知打开的一年。
我看到了普通设计师在设计行业收入的上限。
去年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出差,在辛巴(快手)身边开会。
看他开过亿项目的会议,看他身边的人在直播领域如何运营。
在每一场单品破亿,一天10几亿的直播销售额。
看他徒弟蛋蛋在凌晨1点下播后,稀松平常的对辛巴说“今天卖了2个亿,现在去复盘”后,辛巴只是“嗯”
在那一刻,我就突然感觉到设计的渺小。
2022年我也看到地铁口卖牛肉汉堡的新疆小哥,每天下午5点半出摊,每天大概售出80个单价26元每天营业额能做到1700元,同时做着直播和微信群运营,后续肯定要搞加盟或者店面。
也看到过去在三维设计行业的大佬转行做抖音和知识付费,出书(设计之外),运营个人ip社群。
还看到老家亲戚家孩子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去找一份工作,而是做拼多多淘宝,今年目标一辆特斯拉。
总之,2022年,我看到了自己以前认知的局限,对于赚钱这个行为,有了更多的认识。
之前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事情都给别人分析来分析去,但是又赚不到钱,
真是太悲哀。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从小受
教育环境,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的影响,造成现在这样的思维。
因为从小产生的意识形态,就是好好学习,毕业之后找个好工作。
小学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又三年,学了15年,目标竟然是找一份工作。
而从事商业的家庭,大小给孩子灌输得教育是,如何靠项目赚钱。
这就是观念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结果和命运的不同。
身边的朋友都是打工的,所以在一起讨论是多的就是:
怎么多拿点工资,怎样努力,过年过可以拿三倍工资...
我们认为老板风险很大,因为公司垮了,我们可以去别的公司继续打工。
而社会的真相是,即使过年拿十倍工资,照样不能改写我的命运。
上一个月班拿多少钱,是确定性高的,稳定的。
稳定=温水煮青蛙=50岁的时候还要继续更新简历为别人打工。
这样看来:打工挣的都是辛苦钱,打工就是用命换一份温饱。打工就是血肉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