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孩子需要被看见和尊重!

好书推荐:第22期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作者:江雪华

榜单排名:第20名

图片:源于网络

推荐理由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选择和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关系,他一定会跟着妥协达成什么样的关系。

每一位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里,一共展现了16中心里类型,告诉父母如何高效养育孩子。

帮助每一位家长识别儿童心理类型,读懂孩子、看见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做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有责任,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心理类型,需要被看见和尊重。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的核心在于亲子的“依恋关系”。

所有孩子的问题,无论是叛逆、反抗,还是挑衅、疏离等等,归根到底都是亲子关系问题,父母如果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

教育之前,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看见即回应,看见孩子的内心,回应他的需求,和他建立连接,让他感受被爱、被理解、被看见,这样孩子会获得对世界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只有和孩子建立连接,形成依恋关系,才能更好地行使教养的权利。

家长们通常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内向?为什么我的孩子任性?为什么我的孩子精力旺盛?为什么我的孩子敏感胆小?

之所以有这些疑问,是因为他们夸大了孩子某一方面的特质,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

荣格心理学中,孩子呈现出任性、内向、敏感等特质,不过是他们的心理类型,并没有优劣之分。

相反,如果家长早早地科学识别孩子的心理类型,不仅能坦然接纳孩子的这些现象,而且能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养育孩子。

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能够帮助家长们做到这点。通过这本书,父母可以看见:

1、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成为可能。

2、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比如逆反、挑衅、疏离等。

3、依恋关系是一切社交关系运转的基础,忽视这一定律,会让各类关系都陷入困境。

4、比起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情感创伤。

5、欺凌实质上是依恋缺失的恶果。

6、青春期的性,经常表达的是一种未被满足的依恋需求。

7、父母的责任,是充当孩子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器。   

同时,这本书还能培养孩子七大基础能力,分别是:领导力、交际力、洞察力、行动力、情商、规则意识、逻辑思维能力。

科学助推帮助孩子适应入学,培养孩子的优势学科,科学引领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在,就开始带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