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吴亦凡的粉丝为他的新专辑疯狂刷榜事件上了热搜。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很多类似吴亦凡这样的流量明星,出现在公众视野,不是因为他们做出了什么值得称赞的成绩,而是他们的粉丝,又开始“搞事情”了。
现在打开音乐平台搜像蔡徐坤吴亦凡这些人唱的歌,你会发现,每首歌的评论区已经成了粉丝们的打卡圣地,恨不得一人发上百条宣称自己有多爱偶像的评论。
相信这样的情况我们都见过:某某明星又要参演哪部电视剧或电影的拍摄,在作品未上映之前,他的粉丝团就为其疯狂打call,如果你的朋友圈有这样的人,那你一定能感受到这种疯狂,因为他们恨不得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爱豆有多么“优秀”。然而到了上映期间,口碑炸裂,这时候,他的粉丝就开始为他们的爱豆开脱,用的理由千篇一律:虽然作品不怎么样,但是你们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每每如此,我都想说:抱歉,我还真没看到。
作为成人的世界,不会看你有多努力,只会看你的成果。作为一个娱乐圈的人物,你是歌手,唱出好的歌曲就是你的资本,你是演员,你演出好的影视作品就是对你的粉丝最大的回馈。如果没有做出这些成绩,那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努力,都没有说服力。
那些声称自己爱豆有多努力的人,请问你是天天跟着你的爱豆,形影不离的注视着他吗?只是单单看到一些来路不明的媒体报道,就说他努力,未免片面。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努力,只知道,作品摆在那。也许,那些受人无脑追捧的明星,只是明星,并没有准确定位他是演员还是歌手。你可能刚在片场见到那个明星的身影,转眼有又看到他出现在娱乐节目中一展歌喉舞姿。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很多粉丝盲目追星,对自己爱豆的一切都喜欢。也不管他歌唱的怎如何,剧演的怎么样。即使是爱屋及乌,也要能有判别能力。拿不出手的东西就是不能盲目吹捧。
与其说是明星本身不知道努力,不如说是粉丝的盲目吹捧迷惑了明星。因为不管他们的作品是好是坏,总会有有大量的粉丝追捧,那何必这么努力呢?针对吴亦凡粉丝刷单事件,《吐槽大会》的池子调侃到:那些吴亦凡的粉丝,请你们不要再这样盲目刷单,不然吴亦凡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歌唱的有多烂,怎么进步?
谁谁拍戏中受了点轻伤,谁谁被出轨,就会引来一群粉丝的高呼心痛。敢问,一群无所作为的人,跑去心痛一些成功人士,不是极为可笑吗?也许他是一个没什么真才实学的明星,但起码人家活的还算光彩,还能靠着一张脸吃饭,那些没背景没能力的无脑粉丝,又怎么好意思去心痛别人?不知道为你操劳了半辈子的父母,看到你这样的评论,会作何感想。
可能很多人会反驳,我们追星,就是为了向偶像看齐。可是扪心自问,从你追星开始,你学会了什么?偶像今天换了套衣服,你恨不得明天就把同款披在身上。屋里挂满了有关爱豆的一切,出门背的包上都要刻上爱豆的标志,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谁家的粉丝。除了促进经济增长,好像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拿我自己来说,我非常喜欢演员胡歌,可是我从来没有把他当做是努力的方向或动力,也没有向别人宣扬过他怎么怎么样,只是单纯喜欢这个演员的一些作品和为人处世的行为。我们如果喜欢哪个演员或者歌手,一定是以作品为先,因为这本身也是对他职业的尊重,其次才是为人,而不是仅仅单凭一张脸,就爱的死去活来的。
当盲目追星成为潮流,最严重的影响,是摧残了下一代。小孩子的世界观尚未成形,如果他的周围大都是在追捧明星的一群人,慢慢的,他也会认为大家都在做的就是对的,于是也加入这个行列。还记得在我小时候,当被问起长大后要做什么职业的时候,答案大多都是警察老师科学家之类,而现在问起一个孩童长大要做什么,大部分都是说相当明星。这,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病灶。
我们必须明白,也许现在生活条件是好了,我们也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但国家强盛,靠的不是娱乐圈,而是默默在背后为之付出的那群人。盲目追星,追不来理想的实现,追不来生活的改善,很多人这样做,只是为了填补因为无为而空虚的心灵。
娱乐至死,真的会让你在这盲目追星的路上,有去无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