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2分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很多人,一位乡村音乐教师改变了一群问题学生的命运,师生之间特殊的情感看似朴实却极具震撼。
应该说,故事的发展以及结果都属于现象级,未必适用于其他的教育场合。
艺术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剧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必须符合人的天性。来看看剧中那些坏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剧中主人公音乐老师Clement Mathieu来到学校之前,坏孩子们就问题不断,学校采用的也是严厉处罚为主的管教模式。Clement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模式,用音乐与问题学生互动,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有了各自的成就。
看上去是Clement老师改变了这些学生。其实未必,这些问题学生还是原来的那些人,他们的行为依然叛逆,依然执着于对抗严厉的管教。Clement老师只是用了不一样的相处模式,然后,改变就发生了。
就像一个弹簧,越是用力挤压,弹簧本身的反作用力越强;如果慢慢松开,弹簧会逐渐恢复本来的面貌。
无疑,坏孩子们有各自的问题,有的自闭,有的叛逆,不听话,有的因为家庭问题导致性格反常。但不论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所有的这些标签或评价都是成人(父母、老师等)作出的。并以此作为进行特殊管教的理由。
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喜欢听话顺从的孩子。叛逆的孩子总是会被视为异类,并归类为待改造对象。事实上,儿童或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特定的叛逆期只是其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性行为,过了这个阶段,很多逆反的特征会自动消失。他们对抗外界也是基于保护自我意识的本能反应。
Clement老师并没有试图让这些坏孩子变得听话,他只是让他们唱歌。而唱歌是一种自我表达,其中的成就体验符合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这相当于让弹簧自由地伸缩,管理者只需要告诉他们弹簧的原理,然后静静地在旁边看着不同的弹簧自由摆动。
心理研究发现,个体成长过程中,会有两个叛逆期。第一叛逆期通常出现在儿童3岁左右;第二叛逆期则主要出现在青春期。这是生物的自然天性,与其去压制或改造,不如顺应。
由于现实的社会压力,也由于自然法则的作用,相对强势的一方总是难以抗拒主导一切的欲望。
个体成长期,亲子关系中,父母相对强势,相处过程中难以把握权力的界限,控制不住地想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去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孩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在叛逆期。
放牛班的坏孩子并非真坏,他们只是更全面更放肆地释放了天性。在管理者看来,这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就成了问题学生。
Clement老师并没有把坏孩子变好的本事,只是尊重并支持了他们的天性释放和自我意识的表达。孩子们轻易地就找到了自我,也就找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通道。
Clement老师不常在,问题学生却越来越多。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在渡过叛逆期之后都会蜕变并自然成长。有些却没那么幸运,他们原来的成长路径被扭曲,困在了叛逆期的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