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愤怒与恐惧

  今天凌晨四点醒来,听微课。期间,老公也醒了。他玩游戏,我听微课,各不干扰。后来,我顺口说一句,我头有点痛。

  老公接话,略显不耐烦:你怎么整天这里痛那里痛!

    我抢话愤回:“对啊,现在年纪大了怀孕就是会这样啊,你以为我愿意啊! ”

    然后,我转身远离同一张床上的他。不过,我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愤怒,随即大声说出需求,“我这么说无非就是想你关心我下啊。”(这句话现在看来也是含着深深的指责!若是换成,我头真的有点痛,很需要你关心或是帮我按摩一下。外加几个撒娇语气和动作,就更接近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然后,老公开始,软声说话,“好,好,好,我以后多干点活!”

    后来,我不再说什么,但是内心其实填满了,这个男人好敷衍的鄙夷评判。后来,老公又说了好多话。可一句也没进我脑子……

(很显然,他在意识潜意识层面接了我的指责。哎,这就是我和他相处的惯有习性模式。所以啊,成长的机会真的无处不在呢。)

    这两天听武志红心理学课,关于爱与恨的说话,给我的内心落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关系中树立我不是好惹的,我是有原则和立场的,是很必要的。从这一点上,我接纳自己适时表达愤怒的状态。

      武志红厦门工作室的老师也说,不断学习心理学,核心在于慢慢发展出一个可以随时跳出来觉察的自我。当下的那个我,还没办法立刻跳出来觉察自己,不过,看到自己事后开始立刻有了觉察。也算是一个持续性成长。

      现在复盘,我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满足自己的需求呢?

    认真反思最近的自己状态,其实处于挺迷茫的状态。因为老公明年要调动工作,而我也要跟着举家搬迁,意味着要放弃在厦门积累,暂时要离开熟悉的生活圈。而身份上,我即将成为二宝的妈妈。由此,产生了对工作的迷茫,对身份的迷茫。这种迷茫背后,我很明确觉察到的是一种害怕自己会掉入依附状态,会没有自我,会失去独立空间的恐惧。

    看到这种恐惧,真实的看到这种恐惧了,这是属于我自己需要去面对的。而目前的我,显示还没有找到明朗的出路,只是在几个可能的选项中徘徊。之前遇到难题,我会很习惯性去寻找权威,去寻找外力把自己拉出来。这一次,我知道真正能给自己持续力量的,唯有自己,所以这一次我没有被恐惧淹没,在慢慢的在黑暗中等待力量之源。

黎明前的黑暗又能停留多久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