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又即将成为过去,也迎来了第八次的自我总结。这周我想总结过去两个月以来练笔的经历。
我用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坚持写一篇千字文。到目前为止,已经在简书写了8万多字,培养了写作的习惯,完成了计划中预期的目标。
这些的数据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但最多只能算是在行动而已,写出来的文章有量而没有质。下面我先来自我剖析,寻找哪些地方还需要进行改进?
1.文章的结构与框架一直是我的软肋
在书写之前还不能设计出更好地表达主题的框架,这涉及到写作的表达逻辑。类似地,我们常录的电台节目,那也是一样的道理。
2.写作的素材匮乏,内容单调
由于没有积累与挖掘发现素材的准备,在行文中书写的内容单调,故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写出令人受阅的文章。
3.每日一篇文章,高质量的文章输出困难
按目前的标准,每天写一篇文章,输出相对困难,要输出高质量的文章更困难。原因是根本就没有一个准备构思与磨合时间。
以上的三大问题,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当然,好文章不是说写就能写出来的,或许积累的还不够。
那么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想这样来解决:
1.写作逻辑问题
(1)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的逻辑。
(2)花时间来研究他人的写作表达逻辑,渠道有简书首页好文章,阅读量爆棚的微信大号文章等。
(3)做好记录笔记,总结出一套写作的逻辑,以后可以灵活使用。
2.素材搜集问题
(1)写作之前,要去专门收集好足够多的素材。
(2)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包括人物,故事,图片素材等
3.时间与输出量的问题
(1)每天花在写作上的时间最多2个小时,那么我必须放弃量的标准,才可能有质的提高。
(2)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我会按每周写2-3篇文章的进度来写作,总之随机应变。
从下一个月起,我会重新调整计划,并且会对以上的问题做相应的针对训练。芝麻开花节节高,希望精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