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就我个人而言,观察同龄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统计见过的大多数的现状,就能发现许多问题。

        对于很久之前一次的观察,就之前晚上观看生命意义演说的视频,由于画质不太好,声音很“糙”,同学们都不愿意看,大多数都走了,回了寝室,而留下的小部分人也有戴着耳机玩手机的,这“糙不糙”倒是无所谓,只要戴上耳机音质好就OK了。我起初也是很不情愿的,但看着看着觉得除了音质和画面外,内容啥的都挺好。这就涉及到了第一个问题——“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我的同学们的状态不难看出有许多同龄人都是“万事开头难,一难我就走”,哎,这就很有意思了,好像所有人都变成了想要“封狼居胥”却又“仓皇北顾”的人。

        可是另一方面,我想,像我一样开始不愿意看逐渐接受变成愿意看的人是不是有些过于容易接受了。

        安于现状的习性好像从“民以食为天”开始就逐渐融入民族的骨子里,即使从农耕到工业,这种特征也一直没有改变。就如今来说,国民对于日军侵华的罪行的憎恨早已不是狂风巨浪般的了。人最大的缺点就是遗忘,连带着和平的生活对于内心愤恨的安抚。且不论你爱不爱谁,祖国我们是要爱的。

        本来挨过一次打是要长教训的,且不说坚持抵制某国的货品这件事,就说“外国进口的商品都是好品质”这件国民的认知,外国进口贵啊,贵就是好货啊。这什么跟什么啊,从“日本进口的马桶盖却是中国制造”这件人人皆知的事情就是巨大的讽刺。外国货确实贵,全贵在了进口费和运输费上。

      日本悔过自新了吗?没有!没有人愿意待在拥挤的屋子里,谁不想住宽敞又舒适的房子。从之前日本想要排核废水就知道这仍是利益至上的国家,虽说民族文化不分谁好谁差,但人还是分三六九、优劣之分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劣根性。

      “躁动”是一个时间段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浇 凉水”,而民族的劣根性改起来就很难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