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团友彦蕊推荐了喜马拉雅上的《让人泪流满面的镜子法则》,于是,这篇心理咨询的手记成了我下班路上的耳边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妈妈,苦恼于儿子不对她说他学校里受到欺负的心里话。于是找到心理咨询师,本想解决和儿子关系的问题,没想到,却意外的解决了自己和父亲、丈夫的问题,顺便也解决了和儿子的问题。
我儿子三岁,还没有到不跟我说心里话的年龄,不过,我也时常在担心,如果儿子到了青春期,不再理我,不愿意跟我说学校里的新鲜事,我将会多么孤独!
这时,我突然看到了一张跟我一样孤独的脸,那就是我的妈妈。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女儿心思细腻,体谅妈妈,可以跟妈妈一起逛街,挽着妈妈的胳膊说悄悄话。可是,从小到大,我几乎回忆不出我和妈妈这样的欢乐时光。小学之前,我没有什么记忆,妈妈常常念叨那时她是怎么带着我挤公交车上幼儿园的。从中学的时候开始,我记忆里和妈妈逛街的经历,却全是我们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吵的不欢而散的画面,我喜欢的衣服,妈妈不喜欢,不但不喜欢,还会用很刺耳的方法打击我,比如说街上的要饭花子都不会穿!你就会买些谁都看不上的东西之类的话,于是,我不知道暗下过多少次决心,即使不买衣服,也绝不和妈妈一起逛街!
长大点了,我发现我在妈妈的“压制”下变得更有主意。在完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我恋爱了,异地恋,他在国外,不管爱的怎么样,说实话,挺不靠谱的!然后,在完全没有跟家人商量的情况下,我们分手了!我心里挺难受的,难受了很久,不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来没想过要跟家人倾诉,真的从来没想过!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恋爱了,就是我现在的老公,说实话,他的条件并不好,可我也没跟家人商量,甚至连基本的告知都没有,不明不白的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然后就是妈妈的极力反对,奋起反抗和我的不理不睬。
婚后,带着有色眼镜的妈妈,看到了老公和老公家里各种各样的不好,我们的独处时间,基本都是她在抱怨和后悔,后悔为什么当初不拦着我。有些抱怨,我心里确实认同,但大部分抱怨,我分明觉得是吹毛求疵。所以,我依然选择沉默,现在想想,我的沉默竟然有些默默对抗的成分,我要幸福给你看!所以,我不会告诉妈妈关于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不愉快的细节,哪怕我们吵翻了天,偶尔吵到要离婚,我也没把任何线索透漏给妈妈,我想让她看到,我们是幸福的。我在默默抗争,可我都不知道,跟自己的妈,有什么好争的!
妈妈也在用她的方式默默抗争,比如自己去旅游,比如每天打麻将,比如去股市大厅炒股,但我想,她心里未必有现实生活这么热闹!我好希望我的妈妈像别人的妈妈一样,怕我上班辛苦会累着,帮着带带孩子,劝我做个好儿媳,劝我以家庭为重,劝我别太在乎钱,做夫妻关系中的和事老……可是,我的妈妈不是这样的,最关键的是,我从自己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怨愤,我竟然从没想过原谅妈妈!
慢慢反思,我竟然从妈妈身上,看到了我自己。我发现我讨厌的妈妈的性格,竟然都是我根深蒂固的性格。我讨厌她的固执和蛮横,可是,我分明是固执和蛮横的,心里打定的主意,从不参考别人的意见,从心里疏远不喜欢的人,哪怕只有一次不遂愿,记住的也是一辈子的仇恨,不肯改变。我讨厌她说起话来的尖酸刻薄,可我生气起来,不也是口不择言,专门往别人伤口上撒盐。我讨厌她的小气和爱占小便宜,可我还不是精于算计,在乎存下的那点小钱,我讨厌她对外人态度温柔,对自己人却是冷暴力,可我不也会当着别人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对待家人采取冷暴力吗?我看到了太多妈妈的不好,以至于无法感受到她的好,就像我对自己一样,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妈妈是我的镜子,照出了一个负面的我,一个我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我。
可我没有勇气,像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勇敢的拿起电话,跟父亲和解,对父亲说爱他,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跟妈妈和解,确切的说,我不知道怎么面对镜子里那个我,我不知道怎么跟自己和解!
儿子也会长大,总有一天,他可能也会嫌弃甚至讨厌那样一个妈,到时候,我想我会期待和解,我也更深刻得体会到被深爱的人背叛的感觉,如果那时候妈妈已经不在,我能想到这在我心里会是多大的遗憾,我会痛不欲生!
(此刻,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家附近的小饭馆带着宝宝吃饭,庆祝六一,算是和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