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王學藝
又是一年清明时。
岁月蹉跎,无数个清明似白驹过隙。以前只知此时是上坟添土,缅怀先人的节日。后方知此节源于一段悲壮历史。
但以我看,是俩清明人干了件名垂青史的糊涂事儿!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流亡异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饥饿使之两眼昏花,浑身无力,生命飘渺一线。
大家四处找不到任何食物,束手无策焦急万分,随行的介子推至僻静处,从自己大腿割肉一坨,煮汤一碗让主饮服,重耳神情渐得恢复。他知肉是介子推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泪水奔流。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逐个重赏了当初伴他流亡的人,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主动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却鄙视争功邀赏的行径。他拿定主意打好行装,销声匿迹隐居了。
晋文公闻之,羞愧莫及。亲自登门拜访,然介子推领着老母亲深入绵山已久。绵山山高路险,树密壑深,找寻两个不见踪影的人谈何容易。随行即献馊主意,三面火烧,逼其出局。
随即凹形大火遍燃,留着的一面却没见介子推蛛丝马迹。火熄后,人们才找到他背着老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
晋文公仰天大哭。装殓时于树洞发现一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天定为寒食节,估计就是不吃不喝悼之吧。
次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老柳树竟死而复活。即赐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后这天定为清明节。
原以为清明是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若此传说属实,那么清明就充满了悲壮色彩。晋文公和介子推俩货可定性为聪明人里的糊涂蛋,说他俩是糊涂虫都褒扬了,此事的处理上应予口诛笔伐。
介子推也是一根筋,你说你去见见晋文公又何妨?历史不乏推辞高官厚禄,归隐田园安度之典范。装病卖傻告老还乡,他又能把你怎样?毕竟你的小命捏在人家手里,握手言欢好聚好散多好。还要搭上老母亲不得善终,活活烧死的滋味你于心何堪,论人情世理谓之忠孝都不全。
想当年两位如此聪明至极的人物。一个忠心耿耿看准主子赌人生,一个雄才伟志欲成惊世骇俗之霸业,让他们就这么活生生毁了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晚节,也够让后人唏嘘感慨了。
你说介子推断腕赌人生吧,老大功成名就愧意登请,你顺水推舟不进则退安度晚秋,给老母养老送终不亦乐乎。说重耳雄才大略重感情吧,竟把舍命恩人抛之云外九霄。细思量,自难忘,俩人一对糊涂蛋。
看来,成大事者也不乏犯浑的时候。俩人清楚一世糊涂一时,竟吃错药铸成亲情恩人之大错,却演绎了一个流芳百世的清明,让后人数典念祖,初心不忘,缅怀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