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一片巧妙运用插叙手法展现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两名京剧男伶和一名妓女的感情纠葛。
影片的主角程蝶衣,在此剧中无疑是个悲剧人物,造成他最终走向死亡的原因有外界的因素,更有他自身的因素。
程蝶衣幼年时被作为妓女的母亲送到了戏班,此处运用特写镜头表现了幼年程蝶衣情感:有着对未知命运的迷茫还有对母亲的怨恨。同时与结尾程蝶衣拔剑自刎前的特写镜头相照应,更是暗示了人物命运的悲剧走向。而后,在陌生而又压抑的戏班子,丧失母爱关怀的程蝶衣又找到了新的情感寄托—他的师兄段小楼。童年的程蝶衣依恋上了处处关爱他的师兄。他享受着师兄对他的照顾,并且越陷越深。段小楼于他而言便成了替代母亲的感情支柱,他渐渐地爱上了段小楼。所以在段小楼说到:“要是当年霸王有这把剑,你早成正宫娘娘了”这只是随口说出的玩笑话,蝶衣却当了真,“师哥,我准送你这把剑!”这不仅是蝶衣对段小楼的承诺,更是一种表白。所以在段小楼娶菊仙时,他失望气恼,在他看来菊仙破坏了他和师兄的亲密关系,是可耻的第三者。而师兄段小楼更是背叛了他们的约定。这时段小楼作为蝶衣的情感支柱已经摇摇欲坠了。蝶衣在极度痛苦之下开始吸食鸦片,寻求精神上的麻痹。影片在此处多次运用空镜头,金鱼虽然美丽斑斓却被困在鱼缸里,正如同被命运束缚住的程蝶衣,无法解脱。
“不疯魔不成活”这是师兄对他的评价,程蝶衣是名副其实的戏痴,他和师兄唱霸王别姬,便把自己当成了虞姬,戏唱完了,人却沉醉在戏中醒不来。这不仅使他更加代入角色迷恋饰演霸王的段小楼,同时也使他混淆了性别意识。程蝶衣从小因为长得水灵便唱旦角,在他幼年时因为经常唱错词而遭受毒打,“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此时的蝶衣内心深处还知道自己是个男孩,但是后来在师兄用烟管捅烂他的嘴后,他终于没再唱错词。同时他的性别意识也彻底模糊了,程蝶衣已然把自己当成了女性,也成全了霸王的虞姬。程蝶衣为戏痴狂,他已经分不清戏和现实的区别,戏中虞姬的死也预示着他的命运。
“虞姬为何要死?”程蝶衣的心中早有答案,虞姬从一而终,死的忠贞。蝶衣的性格和虞姬有相似之处,蝶衣求一“真”字,他有着近乎孩童的天真和顽固。然而当程蝶衣年老时却顿悟到原来这一生不过是一场虚幻,所求之真也尽是荒谬。所以他选择拔剑结束了自己错误的一生。
“快将宝剑赐予妾身”片尾处再次运用特写镜头与开头照应,此时的程蝶衣已经有了赴死之心,他眼神坚定,缓缓地拔出宝剑,然后自刎而死。就像他的师傅所说的:“人要自己成全自己。”程蝶衣一死不仅使自己获得了解脱,更成全了自己。在戏中,他穿着虞姬的戏服,化着戏里的妆容,从容自刎于剑下,从一而终,死得其所。
假霸王,真虞姬,唱出一折折爱恨别离,颠倒磨折在这红尘世间,又有几时得以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