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巨婴国》。2

最近一周每天都会看这本书,一点一点的对自己有认识深一些,或许是一个看见的过程吧!

两点半睡醒,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发来的信息,因为最近他的工作紧张,而希望我把大家出游的照片删除。我现在回想看到信息时我是平静的,第一时间点开昨晚发送的图片看到点赞和评论信息,有想逃的感觉,想到的是不是已经对朋友造成困扰,害怕评论里有自己不想看的内容。我对图片设置为私密信息后回复朋友:“抱歉。已经关闭了。”在回复完之后,过了两三分钟我才去看评论信息……

翻开书正好看到的是:不归罪别人,也不归罪自己。

应该是三四年前,我就有看到相关的文章,心理状态不好的人容易出现这两种状况,要么什么都怪别人要么自责到要死。在随着学习越来越多时,我慢慢地从第一种状况变成了第二种。

凡事都是自己内在的投射,是没办法改变别人的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在认可这些信念的时候,出现问题我会先想一下“我怎么了”。此时此刻,我想到的是一味的自责会加重无助感,结合《巨婴国》里看到的内容,我觉得需要做的是客观的自省,接纳自己当下的情绪,直面发生的状况。怎么做到客观呢?这让我想到了李玫瑾教师的话,用第三者的视角去审视已经发生的事情,跳出当事人的身份。

简简单单的一个“跳”字,要做到肯定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

突然很想感谢我自己,在自救不了的情况下有向外去寻求帮助,也感谢我遇到的心理咨询师,十几年前四五年前的一些话是有在慢慢发酵的。感觉到这就是知園老师说的生命力。

最近在脑海里出现过一个词“生命教育”,在构思聚会自我介绍时想到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哥哥刚念初一时,爸爸开始一周给5块钱生活费,哥哥用完了;接着给10块,哥哥又用完了;最后给15块,哥哥还是用完了。...
    2宝的奴隶阅读 515评论 0 0
  • 做一个项目,知道项目内容,先了解图纸,知道建设项目中有哪些工程,比如我先看图纸,先知道自己算什么,再根据计算规则算...
    彭宗浩阅读 181评论 0 0
  • Jungshan(Rola Chang),台湾女插画师,她平日是一位技术公司的职员,擅长水墨风格插画,她通常直接使...
    艺伙阅读 1,11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