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提高人们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的认识,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努力。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代表意义是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大家对艾滋病人的关心与支持;红色则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和平的渴望。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从1981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至今已经四十年艾滋病毒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预防艾滋,从你我做起
艾滋病有三条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性伙伴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血液传播,通常指的是共用注射器吸毒、到非法采血点卖血,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最后一种母婴传播指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喂母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人“谈艾色变”,日常生活接触时,不必担心和恐惧,更不要疏远和歧视他们。我们有义务关心和帮助他们。一起谈话,一起吃饭,一起洗澡,拥抱握手,咳嗽打喷嚏,礼节性接吻,共用游泳池,共用被褥,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劳动工具,蚊虫叮咬均不会传播艾滋病。
比艾滋病本身更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防艾路上,世界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能做的却十分简单:尊重与理解、善意与笑容!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健康是人类具有的财富,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物,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回馈你。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终结艾滋,零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写照。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