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喜忧参半,相聚和分离亦为常态,那么人活一世,图个什么呢?季羡林老先生说:心安就好!
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往往是不由自主的,但是自己的命运还是可以掌握的,如何才能让自己心安的过一辈子呢?
季羡林老先生在他著作的《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中,就说到了一句话:“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从老先生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愉快的生活即是心安的表现。想要心安,就要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心安让老先生得到一句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吾复独多虑。
而《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作为老先生的散文集,也是在大多数文章中体现出了这三个关系。
接下来,我会解读相关文章,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老先生对于这三个关系的处理方式。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咪咪》这篇文章中,展现出的是老先生对于两只猫咪的喜爱,而猫咪也喜欢老先生,因此它们两个像忠诚的家犬一样,总是跟随在老先生身后“散步”。
我可以看到,老先生对于自然界动物的真诚对待。
在《从南极带来的植物》这篇文章中,我们了解到老先生的老友兼小友唐老鸭(师曾)自南极归来,在北大为老先生举行90岁华诞庆祝会的那一天,带来了一株小草。
这株小草的特殊之处不仅生长于南极,而且在一百年内只长一毫米,可见这株小草的“分量”之重,即使博学多识的老先生在面对此物时,都会显得渺小,才会让他惊诧的瞠目结舌。
这是季老先生自知之明的体现,也是他表现出的对于大自然崇高的敬意。
由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老先生对于自然界花草树木和动物的流露出真情实感,表现了老先生对于生命的热爱和敬重。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相处,实际利于身心又造福国家及社会。
人们呼吸与天地之间,却也是匆匆一过客,怎能用自大、掠夺式的眼光来侵占大自然呢?真正了解明白自己是谁,将所拥有的一切视为一种恩赐,所做的一切视为报恩,那么与大自然和谐了,就是身心和谐了,心自然安!
第二,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是群居物种,总是离不开这个复杂的社会。在社会中,我们时常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因此也会带来不同的人物关系,朋友、师长、家人、学生等等。
这些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呢?
在《奇石馆》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奇石的赞美之情,以及有缘认识了曼谷有石头情结的周镇荣先生,和在北京有石头情结的王朝闻先生。
同爱奇石的缘分让他们彼此相识,而且季羡林老先生在赞叹奇石的同时,不惜赞美收藏奇石的人,而且愿自己的文章可以牵线搭桥,让奇石爱好者互相结识。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找寻喜欢的事物,进入喜欢的圈子,这是人际交往种最为舒适的方式之一。
在《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先生的幽默之处,更重要的是老先生在面对异域他乡的主人热情的招待是,他客随主便、入乡随俗,这既有他良好修养的体现,又有人际关系中豁达的一面。
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我觉得这一点特指在为人处世时,遇到的感情矛盾。
就如同本书中的《论说假话》这篇文章中说到:撒谎或者说谎和说假话,意义有点不同。撒谎有利于自己,多半有害与别人,说假话或者不说真话,则彼此两利。
空口无凭,实例为正,有很多有了点知名度的人有时不能参加,或者是心中实在不想参加一些活动时,就会选择说假话来保住彼此的面子,这样做大大有利于安定团结。
老先生还另举一例,《三国演义》中记载了个小故事——望梅止渴,故事编造者曹操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提升了士兵的势气,有利于整个军事行动,这算不算只是说了点假话呢?
虽然老先生不敢妄自评判,可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值得称赞的计谋,对于士兵没有任何伤害,而且还拯救了他们的性命,实在是高招!
好了,对于这三个关系的解读就到这里,本书中还有更多的文章等待着你去解读和学习。
想要心安,就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拜读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带你走进心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