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红包月
又是一年毕业季。
又到了随礼、送红包的旺季。
今年的这两个月意味着要送更多的红包。往年多数是亲戚、同事、朋友的子女上大学,今年开始同学的子女升学的多了,预估了一下,连着三年到五年,同学家的升学仪式大有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趋势。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只要你的红包到这里来。
不管熟识的还是几乎不联系的,只要能找到你,“远方的朋友,啊,请你留下来”。找人的方式有多种,凭多年经验,一般是通过同学群、朋友圈、微信单聊、电话、互相传话(这个很有意思,不直接告诉你,看你来不来)、邮箱留言(这个绝对让我刻骨铭心)。
凭心而论,送个红包也不至于对家庭生活质量有什么质的改变。熟识的必然要参加,但关系一般,几乎不联系的是否需要去,这其实是个问题。常言说:不去不好。所以为了让自己心安,也让别人没有谈资,只要通知了或者从别的渠道知道了,就不得不去。哎,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些事情是不得已也要为之的。
我的一位亲戚,曾经告诉我,那年他在七月和八月参加的同学家的升学宴共花费了三个月工资,还好都是关系不错的。要是不熟的再去送红包,那得多少个月呀。
一直认为,谁家有喜事挨个通知不是只为了份子钱,多数是为了多个人多个热闹。中国讲求“礼尚往来”。但现在很多人讲究经济效益了,熟不熟都告诉,也不管是什么事,理由可以说层出不穷。只有你想不到,有人还真能做到。
先说说升学的事。孩子考上好高中必须摆一下,不知道是高兴还是炫耀,暂且认为举国同庆吧。孩子高考只考上专科或挺差的本科,也要庆祝,只是为了回头钱?还是认为孩子已经努力了,值得庆祝?父母为孩子升学付出太多,受气太多,完事了也解放了,这应该值得庆祝。
很多年前遇到一件事,一位入职不到一周的新人给我送了张请帖,要结婚了,他是别的部门员工,没有工作交集,他给公司几百人都发了请帖,我不知道公司去多少人,我们部门没人去。据说不到三个月辞职了。
生孩子办满月无可厚非,但再办个百日宴是不是那啥点,听说周岁时也办了,那么估计年年办了,小寿星会慢慢变成老寿星的。
乔迁之喜不外乎亲近的人聚聚,现在成了全面通知,大摆宴席,据说有人在外地“买房”,回老家办酒席;家里更换冰箱、电视、买车等都必须摆宴“全方位立体式”通知;夫妻生日年年过,自己才三十多,最狠的是阳历阴历都要过;给自家老人过生日摆宴席,却无人理睬老人,老人最后一个吃的还是一碗饭加点菜,一片孝心可昭日月呀!
家里老人去世了,年年办酒席,以示哀悼,酒桌上却觥筹交错,居然办了快十年了,难道真准备办到诞辰…年?
再说说红包中的钱。个人感觉数字货币真的不错,扫码钱到账,没有假币,没有报纸,更没有空包。不想评价送报纸、送假币、送空包的原因。人心向善。如果真的比较困窘,可以选择不去或者少送,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新闻,一位住在城市立交桥下的民工被一位记者采访,自己离家出来打工,每天最多几块钱吃饭,只吃馒头填饱就行。没有技能,只能出力工,干了一天连续几天没活,钱怕花光不敢住旅店,四月份住桥下,能凑合一顿是一顿,家里孩子上学,媳妇体弱。看年纪至少五十多,其实不到五十岁。一边吃馒头一边默默流泪。记者送给他二百元钱,这位民工只会说“这怎么好,不用”这些话语。普通的人,可敬的人,坚强的人。
不想评价或者说明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谁是谁,我是谁,你是谁,我认识谁,你认识谁,我认识谁家谁,你认识谁家谁,你我认识谁,不想认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