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看历史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全面的认识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从而对生命对宇宙产生敬畏之心。拥有大尺度历史视角,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能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琐事和一地鸡毛中,仍然热爱生活,勇往直前,生活真的有诗和远方。
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当三叶虫在海洋中欢快地游动时,大陆是否如舞台剧一样充满了爱恨情仇。二叠纪、三叠纪,从细微无声到狂野喧嚣,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福提用轻松老辣的笔调向我们展开了一幅用40亿年的生命书写的宏大画卷,这些是时光老人用化石告诉我们的故事,《生命简史》的故事,以及我诗词内容的来历。
锁窗寒•读《生命简史》
起自荒芜,归于寂静,不能修订。苍茫宇宙,处处只余冰冷。怕孤单、测星观日,找寻亘古无踪影。更伤悲、远去波频,有过一声回应?!
生命,非尘梦。却时间不卜,空间难证。韶华尽处,皓月与谁评定?!起天真、搜索未来,未来已于昨日醒。化柔丝、暂锁窗寒,与君说此景。
如果把地球已有的历史浓缩为一天,那最早的生命大概出现在凌晨两点,无脊椎动物差不多出现在上午10点,而人类诞生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1点59分。所以,相比于地球生命演化的全部历程,人类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物种。
然而人类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如此伟大的成长,人类不断求知探索、不断发现发明、不断在已知的时空间寻找未知。“生命不能容忍空白”在本文中提到3次,生命总有对策,并终将被历史选择。
《生命简史》是一部没有终章的历史书。“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些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经过多少代人锲而不舍的野外考察与发现,过去未知的生命之树的大量枝干被一点点挖掘出来,福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粗线条的框架。但正如福提给本书起的另一个副标题所言,这是生命“未被授权的传记”。
纵观生命起源到现在,可以说生命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旅行。这个过程有物种消逝,有物种新生,最后到了现在这个现代化的地方集合。各种事物都有了我们肉眼可见的模样。我们人类没有机会亲身经历一些生命的变革和动荡,却一眼万年走到了现在,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关于我们人类从哪里来,既是一个经典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命题。
“生命不能容忍空白,远离水体的陆地对生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促使生命彻底摆脱对水的依赖”,非常令人感慨和神往的一句话。
生物学家说“是偶然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一切”,赫尔岑说“自然没有计划,历史没有剧本”,但看起来,生命的进程,更像是一个带着好奇和勇气的自我救赎,参与者并非别无选择,都曾面临边缘选择,可能被淘汰、也可能被激活,最后生命精彩的结果,全在于每个参与者的抉择。
自然也许从来就没打算让人类或者其他复杂生命出现,这近似冷酷的自然真实,让我们对今天这个哪怕仍有诸多不足的世界的一切,充满庆幸、感激和欢欣。
在长达40亿年的生命博物馆中,作为历史短到看不见的人类,我们是何其的幸运,能够在复杂的生命演变过程中抓住窗口期,抓住一线生机,走上了一步一个台阶的演化道路,最终成就了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你和我。
这部书原名“Life: An Unauthorized Biography”,可译作“生命外传”,“外传”意味着对前人著作的进一步解释或是补充。倒也不是说前人疏漏了什么,只是在理查德•福提的这本著作中,“敬畏生命”的意识确实加强了。
书里作者以一位英国人独有的细腻优雅,用优美如诗歌一般的语言,缓缓描绘了每一个时间节点的生命的故事:
作者把地球生命史分为30亿(寒武纪前),5亿(寒武纪后),6500万(哺乳动物)三个阶段,40亿年前,早远古的单细胞生物很可能诞生在海底温泉的岩石壁上。20亿年后,真核细胞诞生,并逐渐演化为多细胞,5.8亿年前,动物诞生,期间也发生过不知原因的大灭绝,但生命渴望穿越时空的执念不可阻挡。
5.4亿年,寒武纪就像裁判一声枪响,开启了地球的生物演化大赛,直到今天。从那时起,海底的藻类就一直默默承担起改造大气层臭氧成分的工作。此刻陆地还是空白,植物首先抢滩登陆,动物跟进,先是两栖再上岸。几番激烈的关键竞赛时刻后,恐龙闪亮登场,统治大约1.6亿年后,陨石撞地球导致灭绝。
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逐步登上舞台,大陆板块移动扩大了至少6倍的生物多样性,加速了演化竞赛。灵长类动物脱颖而出,大约250万年前人猿从直立行走到使用工具,4万年的非洲智人牢牢抓住优势,逐渐扩散到所有大陆并灭绝了不少大型动物,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农业…如果地球历史是一天,生命出现在凌晨两点,无脊椎动物出现在上午10点,而人类的诞生在最后一分钟。
如此从生命起源到大爆发,从开花植物到哺乳动物,从古猿到人类,一个个地球生命,鲜活生动,跃然在上。这个讲述绝不枯燥,你甚至可以从中找到诸如郎费罗、克勒律治、歌德等文学家的名句,更别有乐趣的是,福提在讲述这场耗时40亿年的生命演化时,机敏地采用了第一人称,这点小小的巧思,让他一瞬间完成了从“幕后”到“台前”的转变,像个向导般引领着我们走入这段生命大变幻。
经由福提的讲解,我才明白了之前一直看不破的道理:其实地球就在那里,目睹不同的生命进化演变,又被下一个生命所取代,重复着进化演变的过程。说白了,地球与生命互相交叉,又互相平行。就像福提在第七章“寂静的森林,喧嚣的海洋”提到的,“全世界的海平面急剧上升,海水冲刷着草木繁茂的煤炭沼泽,用灰色的泥浆掩盖了大地,动物群也随之发生变化”,“潮涨潮落并没有阻止陆地上动物的进化历程”。人类所担心的一切不过是杞人忧天,不管顾虑多少,生命终将进化,地球也自无法撼动。
正如书中所言,“生命——众所周知——就是一场赌博”,“生命总有对策”,没有人知道灭绝之日何时到来,但至少此次我们有能力预测结果,而在掌握了演化这个转盘的翻盘技巧之后,也许下一次面对“人类会不会灭绝”这个问题时,答案就会脱口而出。
通过本书,我们能更清晰的认识到——生命总是在一边利用环境,一边在为其它生命创造环境,生命和生命,会因为复杂生态链被联系到一起。
哲学层面的思辨也许永远没有尽头,但生物学方面的探究,却已经为我们指明了答案,那就是我们来自一次次偶然的意外,一次次的好运气。我们太渺小,应该对现在所有的一切保有敬畏之心,对大自然也要如此。
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不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旁观者,而是应该心怀敬畏,更多主动参与完善生态链,毕竟,没有任何生命会是一座孤岛,渺小的和伟大的都一样值得称颂。
在书本结尾处提炼出生命历史的永恒主题——运气。但是,人类通过持续理性的思考、科学的探索、客观的实践,必将让我们人类踏着运气的转盘,创造出更加伟岸的明智之举,感叹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