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麟
他们是指谁呢?我不说,你也懂的。就是那群玩电视剧的人。
本来,我仍然期待最后两集会有不俗的表现,让一部已经在中途坍塌的大戏来一个豹尾与崛起。然而,我失望了。
本来,已经懒得写剧评了。一部相当于半途就夭折了的作品,还有什么值得评的呢?但是,已经花了这么长时间看观,那还是来说一点吧,也让后起的作家们编剧们长点心眼。
首先,我觉得主题,被反复强调的主题是不是太跟得上时代了,一口一个“不忘初心”,将唐人的诗意糟蹋得荡然无存。
其次,故事编得完全不靠谱。无论是小说还是故事,还是什么悬疑与神仙故事,内在的逻辑性必须是有的,而且,正是这样的逻辑性支撑起了作品。否则,你觉得是什么在支撑作品呢?
张小敬好像007一样地猛打猛杀而又极富智慧,该死的时候不死,真以为是悬幻小说那样有不死神咒?长安不良帅也就相当于长安市军统局或中统机关,将这样的人安排到了前台,就这么在人前人后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手上功夫硬扎,心里有坚定的信仰,破案时的仔细与智慧,理论上还一套一套的,弄得像个真的,但实际上与007那样的特工完全没有可比性。最终这个人物被写炸了。雷佳音还继续煞有价事地在代言什么广告,真的让人很失望。就这个人物,让人们一下子让人发现,作者手软了,硬挺不起来了,无法让人物立起来了。作家可不能这样手软。手软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从毛顺杀尽家人这里,开始有点不伦不类缺乏必要的交代了。万大吉与他父亲那种暗道脱生的雷人情节,徐宾这样一个人物的性格突然逆转得过于突兀(且不说他墙壁中搜出的金币其实并不能说明何家村与葛老的联系),龙波在生死之际竟然出手救了皇帝,庞灵竟然是右相的暗桩且有一段令人回肠荡气的白衣书生与富家女的爱情戏(是否觉得作者真的技穷了,必须到古装戏中寻求灵感),程参突然成为断案高手竟然差不多成了靖安司的司丞。
坦率说,以龙波的缜密,以伏火雷的威力,以右相策划的谋刺右相的政治游戏,以大唐盛世的背景,以干支十二时辰的文化魅力,以片头的书法,以精美的音乐制作,已经足以写出一部非常出色的好剧。
兼以毛顺的精准制艺,以晁分的大国工匠的精准与判断,以许鹤子对唐人诗的演绎,以一连串疑似真实人物(圣人——唐玄宗、严羽幻——杨玉环、程参——岑参、何监——贺知章、郭利士——高力士、李必——李泌、李亨——李玙……)的虚化与巧妙的人名虚构(奇怪的是陈玄礼的名字没有改掉、李瑛的名字没有改掉……),以景教波斯僧的国际背景,以地下长安(虽然,这一点是与狄仁杰、武则天的故事严重雷同)葛老的灵通、以不良人身份与行规的打造、以巨大灯楼的倾覆(虽然,仍然是与狄仁杰、武则天故事严重雷同)、以伏火雷制作的精密、以望楼及望楼传译的鬼斧神工、以突厥狼卫的扰乱长安、以烽燧堡将士的人物背景,都足以让人期待这是一部史诗性的巨著,也将是一部使中国电视在国际上扬眉吐气的伟大作品,然而,这样的作品,竟然最后一路走低,最终成为一部不伦不类的四不象玩艺儿。
右相的府邸为什么设在平康坊好像也没有足够的交代。
当然,这一剧的精彩之处,我们还是得要说上几句的。
前半部的格局非常逼真,也具有气势,很好地利用了“陌生化”的心理效应,获得了相当不错的艺术效果。可看点多,艺术性强,气场充沛。譬如长安街景,譬如烽燧堡的战争场面。
后半部也不是无半点可看处。后半部皇帝流落街头后的各种政治力量的潜流暗涌与交锋,写得确实不错,可圈可点。如果让这一点可以成为龙波这些单纯的人物所无法想到的盲点,并借此进行人物形象的打造与推动情节的发展,那本剧一定是上佳之作。可惜了。可惜了啊!
也再一次证明,精品还是需要时间来打磨,匆匆忙忙之间拿出来的东西,毕竟不可能有太多的好货。马伯庸曾说这是他随手写下的一个开头便弄出来的东西。看来,是烂掉了。
当然,这里头的人物,塑造得非常到位的未始没有。
演崔器的那个家伙,一直以一种冷笑或嘲笑的样儿出现在人们面前,嘴角上扬,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嘲弄与不信任,既显得没正经也显得大有深意很有个性,一会儿反水一会儿心底亮堂的复杂个性,使这个人物的塑造极具文学性。最后孤军奋战,直至战死,倒也让人敬佩。
吉温塑造得相当到位,演员演绎得非常传神。像盯着吃食馋气十足的描写、狗仗人势的小人得志之态,那是写得相当好的。演员的演技,直接碾压了右相。
右相的表演非常精彩,这是不得不承认的。
还有那个半调子赵参军,一副吊儿郎当、外强中干、虚头巴脑的样儿,也非常传神。
鱼肠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当然,皇帝老儿的表演也非常传神,特别是长安流浪的这几集,让人大呼过瘾。
姚汝能的表演也相当不错。
何监的表演呢?有点说不上的味儿。在灯楼里的行刺右相、对皇帝慷慨陈词,与一个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官场人物的性格与特点肯定是大相悖谬的。
张小敬的表演其实也没有更多的立体感,李必的表演更显得拘谨有余而灵活不足。元载脸谱化了。王韫秀呢?就一点路子也没有了。
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编剧先生没有将李白放进来。本来可以让他参与的。当然,这就不谈了,我们也管不了人家马伯庸的笔杆子往哪里歪。我甚至在想,主题的设定是不是为了片审好通过?
最后说两句不相干的话。
我们现在如何看待电视剧呢?
我不妨如实说来:
就是一群有这样那样资料的人凑在一起玩的一种成人游戏。仅此而已。
如果参与这个剧本制作的人,都像剧中的毛顺尊重制作之术、徐宾尊重大案牍术一样尊重自己手中的电视艺术,也许,这本剧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就说这么点吧。
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