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总是雨水格外的多些,感觉四季都要下点雨。我就居住在一个普通的南方小城市里。我们这里城市不大,却是我们省南下的最后一个城市。
每到春夏季节,我们这里的雨水总是特别的多。就像是关不紧的水龙头,总是雨水充沛。我们这里是小城,虽没有古镇,但也有股江南水乡的味道。湘水从这里流过,留下她的分支,这条分支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城市,留下了清晰的足迹。
每天早晨起来,洗漱完毕,总会出去或在家嗦一碗粉,这样才是湖南的特色。我们这里的鱼粉特别出名,鲜红的辣油加上新鲜的鱼块,这样看起来特别有食欲。在加上我们离广东省特别近,对于吃的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没有什么事是吃一顿饭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吃两顿。我们这里虽说是吃饭,但是做米线面条却也是不错,什么裕湘、陈克明都是湖南面条的大家,可都是出自我们这里。我可不是自夸,裕湘的酸辣粉连吃过很多方便面的我室友z都觉是即食面当中的佼佼者。
现在自己也慢慢的长大了,也去过一些地方了。但总没有一个城市会给我一种安全、依赖的感觉,也可能我对于其他的城市来说总是匆匆过客,在这里我却是属于这里的孩子,我生养于这里,但为了生计却不不四处奔走打拼,所以对这里我总有种莫名的愧疚感。
我于九零年代生于这里,在一个小镇上读到三年级然后转学到市里,对于整个这个城市来说,我总得也不过是在镇上的短短几年和在市里的这十余载,我知道以后的忆日子还很长。但是,以前的日子我却老是想起。想起我在老家的山上挖坑,连挖五六个,拿个小瓦片用捡来的树枝撑着,再撒点小米粒,隔一两天来看看自己的狩猎情况。所以说人人为什么是食物链的最顶端,可能就是人会思考,有思想,会想办法去简便的解决问题。当然这种狩猎方式的收获并不是很大,但小时候也就是玩个有趣,玩了几次也就厌了,去玩别的了。对了,说起小时候的趣事,又记起一件关于在后山的事。有一年秋天还挺冷的,但是雨水也不多。我和我表哥加上邻居家的一个姐姐,打算去山上野炊,也算是秋游吧。那时候乡下的孩子,没啥课外书,只能看着课本上的知识开始增加自己的课外游乐。当时我们向往书上的那种遍地野菜,铺块布就能野餐。但是我们们并没有什么便当盒什么的。倒是生火烤过红薯鸡蛋什么的,所以灵机一动,打算在山上自己生火做饭,这也就是野炊了。三个小孩,最大的五年级,最小的二年级,就搭成了一个秋游小团伙。我和表哥带锅米油盐水,小姐姐带点菜什么的,我们就去爬山了。
我们老家这座山真的是小到出奇,一百米的海拔估计都没有。我们很快就爬上了山,山顶遍地都是枯黄的野草,野花什么的倒没看到。站在山顶,山下的景象一览无余。还能看见同班小c爷爷家的鸭子在田里觅食。我们以前捕鸟的时候挖过洞,所以生火直接在洞里生就行了,但问题是洞在哪呢?都被野草给掩盖了。也不知道是谁瞎想的主意,用火把草给烧了。那时候估计是个傻孩子,而且其他的两个估计也不聪明,竟然都同意了。于是我们就点起了一把火。其实我们还是有点机智的,我们事先先拔了一个区域的草就是把我们要的这个区域的草拔了一点,以防其他区域也着火。秋天天干物燥,我们也没想到火有这么大,一点起来野草蹭蹭蹭的向上燃,我们一下子害怕,连忙用带上来的水去扑,火先了之后还用脚去踩,火势才没蔓延。茂盛的野草中间凹下去一块,正好给我们拿来生火做饭,三个没心没肺的熊孩子就又继续开始了野炊。味道呢,力不太清了,就是米饭煮的跟个粥一样。下山之后我们就都没在意,就各自回家了。现在想想小时候在乡下那几年真是做过很多事呢。钓过鱼,抓过螃蟹,河里游过泳,摘过莲蓬。算是野着长大的。
到了三年级,就转学去了市里。市里和我们村里可不一样,稍微做的不对就会闹笑话,我转学的第一天就闹了个笑话。那时的我真的是羞得的满脸通红。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以前的事回忆起来总像在昨天,像个电影片段一样在我脑海里回放。再过几个月我就要找工作实习了,可能就不能待在这里了。这也是我的最后一个暑假了吧。
走走停停,我的心留在了这里,我的回忆也留在这里,多么希望我也能留在这里。但是年轻的我想去外面闯一闯,所以亲爱的,请保管好我的心,我一定还会再回来的。希望是荣归故里,不是失败了把你当作躲避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