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初读《三国》时,我深感曹操之雄才伟略,他三分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横扫中原,成就一代枭雄之姿。
三十岁再品《三国》时,被司马懿的隐忍与智谋折服,他一生蛰伏,最终夺取曹魏政权,成就一番霸业,成为司马家掌握天下的最重要人。
四十岁重读《三国》时,却唯独佩服刘备,他依靠中山靖王后裔的身份,从一开始的一穷二白直至创立三分天下的庞大基业。
公元161年,刘备出生于河北涿郡,他本是中山靖王后裔,却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织席贩履为生。
后来,在机缘下结识了关羽、张飞,并于桃园之中结义,誓同生死。又在司马徽的引荐下,三顾茅庐,终得诸葛亮出山辅佐。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腐败,宦官专权,民不聊生。此时刘备心怀天下,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投身平定黄巾起义的队伍中。因战功卓著,他被封为中山县尉,从此踏上仕途。然而,官场腐败,刘备的上司督邮向他索贿,刘备愤而鞭打督邮,毅然辞官而去。
公元191年,董卓进京,天下大乱,汉室名存实亡。同年,群雄逐鹿虎牢关,共伐董卓。董卓败,曹操掌控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徐州,刘备率军救援。陶谦病逝后,将徐州拱手相让于刘备。然而,吕布趁刘备外出之际,夺取了徐州。刘备联合曹操攻打吕布,吕布兵败被杀,徐州最终被曹操占领。
公元208年,曹操攻打荆州。刘表病逝前,将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不忍趁人之危,携民渡江,狼狈逃窜。曹操占据荆州后,亲率二十万大军顺江而下,直逼东吴。刘备与孙权结盟,共同抵御曹操。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荆州再度落入刘备之手。西川刘璋求助于刘备,请他入川抗击张鲁。刘备击败张鲁后,刘璋却背信弃义,偷袭刘备军师庞统被乱箭射杀。刘备大怒,率军攻打刘璋。刘璋兵败投降,西川遂为刘备所有。
刘备占领西川后,派遣法正、黄忠进攻汉中,成功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此时,刘备麾下文有法正、诸葛亮,武有五虎上将,坐拥荆州、西川、汉中,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刘备闻讯,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执意攻打东吴。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击败,诸葛亮得知刘备兵败,命令马谡摆下八卦阵,困住东吴陆逊,才使刘备得以逃回蜀中。
夷陵之战的失利,使刘备忧愤成疾,最终在白帝城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汉昭烈帝,昭其德之光明,烈其志之刚毅,概括了刘备的一生。刘备一生历经黄巾起义、董卓乱政、曹权、徐州易主、赤壁之战、荆州之争、西川之战、汉中争夺、夷陵之战。他每次都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一次次战胜困难,脱离险境。
刘备二十岁便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并为之奋斗一生,直至六十岁才三分天下,成就一番霸业。他的人生经历,是我们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他出身卑微,没有显赫的背景,一生漂泊不定,屡战屡败,寄人篱下。然而,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刘备的奋斗历程,就像我们很多人的影子。有时候,生活会给予我们一丝曙光,但往往转瞬即逝。在人生的低谷中,我们需要像刘备那样,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面对现实,不畏强敌,不惧困难。我们要能够屈能伸,不断地寻找机会,抓住机遇,最终才能够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年时期读《三国》,我曾钦佩曹操的雄才大略、关羽的义薄云天、周瑜的英姿飒爽、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司马懿的隐忍,而如今却唯独佩服那个漫长失意走过来的刘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