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旷世奇书,其中不仅有四大家族的盛衰史以及宝黛爱情悲剧,也反映出曹雪芹所处时代的世间百态,而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教育场景。
宁国公和荣国公为了保障家族寒门子弟的教育而建立的家学,是怎样沦为乱象丛生之地的?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礼教约束下,大观园女儿为何如此负有才情?以贾母、贾政和宝玉为代表的三代贾家人物,又能够给我们带来家庭教育的哪些启示?
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和大家聊一聊,《红楼梦》中的教育那些事儿,以及从中投射出的清代教育发展状况。
02
在《红楼梦》的第九回中,宝玉和秦钟进入贾氏的的家塾学习,并和同学金荣等人展开了一场争斗。
初读红楼梦时,大家可能会因为宝玉和薛蟠这样的豪门子弟都进入家塾学习,就认为家塾类似给贵族子弟提供的高端教育场所。
但事实并非如此,宝玉在和秦钟的对话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解释,他说:家族中有没有能力邀请老师的,就可以进入家塾读书,子弟中有亲戚在内的,也可以在这里就读。而本来有家庭教师的贾宝玉进入学塾学习的原因,除了主观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当时的家庭教师刚好告假。
也就是说,宝玉和薛蟠在这个家塾中,属于少数,而更多的是两种人,一种是贾家本族的子弟,比如贾芹和贾菌,另一种就是亲戚的子弟,比如说金荣和秦钟,他们虽然都和宁荣二府有渊源,但家境大多普通,甚至有些贫寒。
此后,金荣因为和宝玉秦钟的冲突,回去被母亲训斥,从金荣母亲的口中,这样的情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金荣的母亲说:“若不是仗着人家,我们家里还有力量请得起先生?”
贾家的家塾,也被称之为“义学”,是贾氏的先祖宁国公和荣国公,为家族里没有能力请家庭教师的寒门子弟,提供的免费教育场所,办学的经费呢,由家族里有官爵的人,按照俸禄的比例,来定期提供。这样的家族性书院的根本用意,也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广泛培养族内人才,保持家族的持续繁荣。
03
广义上的义学由来已久,在北宋的范仲淹时代就已经出现,不过类似贾家这种家庭式书院的“家塾”的繁盛,则是在明清时代。
家塾的具体形式有很多,不过它们遵循的规范却比较一致。就是元代一个叫做程端礼的人制定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根据这个日程呢,学生的学习分成若干阶段,其中八到十五岁之间,称为蒙养阶段,大致相当于我们当下的小学阶段加上一部分的初中内容,这个阶段的功课主要是背书、讲书和写字,比较重视记诵和背牢。
在《红楼梦》的情节中,宝玉在家塾学习大部分是在蒙养阶段,我们也可以在书中找到关于这一阶段的很多细节:
首先是对写字教育的强调,家塾的贾代儒老师有一次对宝玉说,每天要早起理书,饭后写字,晌午讲书,这反映了书法是当时家塾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授课内容。
其次是对联教育,当学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初步地了解文意之后,启蒙老师就会教他们学习写对子,第十七回,贾政让贾宝玉给大观园各处题写匾额,也是对这种教育的考察。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后,学童们就要开始进行《四书》《五经》的学习,这不仅是学堂教授的重点,也是家长关注的问题,贾政曾让家人传话给先生“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而诗歌虽然也是学习的内容,很多重视传统礼教的家庭,对此却并不感冒,用贾政的话说,这只是虚应故事,没有什么价值。
既然是学堂,自然有一定的规范,不过,和官学相比,家学还是有比较强的随意性。比如在《红楼梦》中,宝玉因为厌恶读书,就经常借病为由,长期泡在大观园中,一晃就是三四年,教学纪律如此松散,教学效果自然也是打折扣的。
04
清代的家塾中,有专职的教师,他们的水平和地位又是如何呢?
红楼梦当中的家塾塾长贾代儒应该是其中的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在贾氏的族人中,贾代儒的辈很高,和贾母的夫君贾代善是同一代的,贾政和贾赦等人都是他的晚辈。
不过这位辈分很高的老儒,在贾氏家族的地位并不高,他既不是嫡系,也没有世袭的官可做,生活拮据,只是一个仕途不顺的老儒生罢了,所以,晚辈贾政虽然把宝玉送到他那里学习,但对他也并不是很尊重,时常会托下人给他带话,对于他的教育指手画脚。
至于《红楼梦》当中描述的贾政和贾代儒的会面中,贾政的表现的谦恭,已经是后四十回的情节,也就是续书者的描写,和曹雪芹的原意可能出入很大。
那么贾代儒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又如何呢?同样是在续书中,贾政对代儒的评价是学问中平,但还能弹压得住。
不过,从第九回的情节中看,就连这个“弹压得住”,恐怕也只是续书者的一厢情愿。某天贾代儒给学生留了副七言对联,就早早回家了。
就在这一天,家塾里的学生分成两派,大打出手,书本纸片乱飞,秦钟还被打伤。作为塾长的贾代儒临时脱岗,缺乏基本的责任心,也很难说得上是弹压得住吧。而他的唯一的孙子贾瑞,贪图便宜,品行不端,最终早早惨死,也从侧面说明这位宿儒在教育上的重大失败。
贾代儒的状况也反映了当时很多塾师的窘境,很多家学办学经费比较有限,塾师除了一些外族子弟交的微薄费用,几乎没有什么稳定的收入。而蒙学的老师,又是教师当中地位最低和待遇最差的,就像清代的崔学古的文章中所说的,做老师难,而做启蒙老师更是难上加难。
在第十二回中,贾代儒的孙子贾瑞生命垂危,需要吃“独参汤”,贾代儒无力承担,只好厚着脸皮,向贾府讨要,最终还是未能如愿,眼睁睁地看着孙子殒命,从这样的情节中,我们也能感到一份悲凉。
05
由《红楼梦》中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清代的家塾是很多家庭的先祖为了保障家族教育的长远发展,培养本族人才而设立的,这种长远意识是值得称道的,也在客观上,为家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不过,随着程朱理学因为繁冗枯燥而日益对学生失去吸引力,以理学为主要教育理论的家塾也很难延续它的辉煌。
以贾府的家塾为例,贾赦、贾敬、贾珍和贾琏等两代本应担负起支持家塾发展重任的成年男性,有的醉心于修仙,有的沉溺于声色,对家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唯一一位关注家学的贾政,思维又过于传统刻板,对教学中的诗词古文教育内容横加指责,剥夺了这种教育中为数不多生动鲜活的部分;再加上薪酬微薄的塾师如贾代儒缺乏能力和意愿,选择不作为。
种种原因,导致家塾这种模式逐渐土崩瓦解,也让宁荣二公当年的庇荫子孙的愿望彻底成空,读来不免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