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精要(9)
黄岐之
“五官开窍”
[摘录1] 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五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
[意义] 五脏藏精气,精气外露,开窍于头。肝窍是目,心窍是舌,脾窍是口,肺窍是鼻,肾窍是耳。目、舌、口、鼻、耳称五官
[感悟] 人为阴阳之体,五脏六腑之气与自然相通。人体不是封闭系统,是耗散系统,吃喝拉散,呼吸并需阳光雨露等方式与自然的物质和能量进行交流,也就是“气”的相通。五脏之气在体内平衡是人体生命的基础,在体外与自然之气相通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内容。因此,眼用于“看”,感受光强弱,肝功能表现在目;舌用于“现”,表现气血盛衰,心功能表现在舌;口用于“食”,消化吸收食物,脾功能表现在口;鼻用于“呼吸”,交换气体,肺功能表现在肺;耳用于“听”,感受声音旋律,肾功能表现在耳。五官的功能盛衰是五脏之气的过与不及。
[摘录2]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辨。
[意义] 十二经脉有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经脉之经气流注规律有: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交会相通。五脏藏阴,阴极生阳,阳性清虚上升,清虚外露显神气。神气外显,上开五官七窍,声音、颜色、香臭、味道等便在此分辨。
[感悟] 人体结构有躯干、头和四肢,躯干内有五脏六腑等。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主传化物,躯干主阴阳变化,四肢主阴阳流动,头主阳中存阴之神明。经络是人体阴阳的通道,有序流注人体各部位,调理人体生命活动。神是阳中有阴的表现,头之五官七窍,是各脏腑神明的外显,各有其神色。
[摘录3] 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清升浊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壮,清升而浊降,故上虚而下实;人之衰老,清陷而浊逆,故下虚而上实。七窍之空灵者,以其上虚;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实。其实者,以其虚也,其虚者,以其实也。
[意义] 五官七窍是神气的门户,门户为沟通内外的通道。清阳上升是七窍空灵的表现,空灵是阴阳不偏的状态,是实而不虚,故常说灵活而无法捉摸。浊阴不降而上逆,五官七窍堵塞。因此,清升浊降是人体阴阳变化的规律。人的青少年时期,清阳升而浊阴降,上身虚下身实;人的年老时期,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下身虚上身实。七窍的空灵是上身虚;五官的窒塞是上身实。上身虚,是因为下身实,上身实,是因为下身虚。
[感悟]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望诊为首,望诊以头之五官七窍为主。可察五脏六腑之气,能辨阴阳,能辨病位,能辨病性,这是中医之妙!
(“《四圣心源》精要”文集为原创系列文章,版权所有,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