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尽火传
——火焰三步曲之二
山 茅
“薪尽火传”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一段话。这段话原本是庄子用来比喻他的养生之法的:形散而神不散。而“薪尽火传”正好说明了人类若干年来是如何保存火种的。
自然之火,没有树干、树枝添加时,也会熄灭。猿人在学会用火的过程中,已经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他们有了分工,有的四处收集林中干枯的树枝,也折断一些小树枝,搬运回来,有的守护火堆,不断地往火堆里添加柴薪,以保证火能始终燃烧。
有时,当猿人围着一堆火取暖、烤食时,大雨忽然来临,只能四处去避雨,等回来时,火完全熄了,他们无法使火重新燃起来。有时,猛烈的大风,也会将他们小心守护的火堆扑灭。他们明白了,火会被大雨淋灭,也会被大风吹熄。
下一次,当他们又有自然火可以利用时,他们防着大雨,也防着大风,但他们没有好的法子,面对大雨、大风,猿人束手无策。
在对自然火的不断利用过程中,他们观察到,燃烧的火如果是在山崖下,或是在一些避风遮雨的地方,火不会被弄灭。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居住的山洞,如果火堆是在山洞中,是不是就不会受到风雨的影响,就能长久地烧下去?
但是,怎样才能把自然火移到山洞中?这在后来不算事的事,几十万年前,不知折磨了猿人多少岁月?因为自然形成的火堆,可能离他们居住的山洞并不近,把燃烧着的树干,搬到山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过山川河流,经过长途跋涉,这考验着猿人的智慧和能力。没有史料记载这一过程,考古实物也难以证实这一过程,但猿人是做到了,考古发掘证实了用火遗迹就是在猿人居住点。猿人肯定有一个将自然火,搬移到自己居住点的过程。
这一过程,我们只能揣测,有的猿人试着像举起火把一样,把燃烧着的树枝,举着走向山洞;有的猿人手中预备着干的树枝,跟在旁边,当同伴手中的火把快熄时,点燃自己手中的树枝,继续向前走。就这样交替着走向居住的洞穴,在许多举起的“火把”中,有被风吹熄的,有没点着的,但最后总有成功的。或许,他们不是举“火把”的办法,而是将火堆,在短距离内挪动,燃旺了稳定后,再往前挪一挪,以保证火堆不会熄灭。这样一步一步地将火移到了山洞。这一步一步走了多少年,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但最终猿人是办到了。
火堆移到山洞后,保存火种的事,就相对容易一些。只要有足够的树枝,及时往里添加,火种就能到保存下来。在猿人还没有发明人工取火之前,是需要小心翼翼地保存火种的,随着一代一代猿人对火的了解和运用,猿人最终掌握了保存火种更好的办法。
野外持续的自然之火启发了猿人,在野外的自然火,多是燃烧规模大,燃烧时间长,许多树木被烧成了木炭。在明火熄灭后,大量火热的木炭堆积着,有时还被厚厚的灰烬覆盖着,而暗火犹存,但当有风吹过时,又会重新将掉在灰堆上的树枝烧起来,再次燃起火焰。猿人从中领悟到保存火种的新办法,明火虽灭,暗火犹存,这就是“薪尽火传”。
这种保存火的方法一直流传到现代,我记得上世纪50——60年代冬天家中烤火取暖,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火盆,一个2尺见方的木架子,架子中间是一铁盆,盆中就是烧的木炭。另一种是可以提在手中的烘笼,不大,直径二三十公分,外面是竹子编织,中间是一个砂钵,烧木炭,可以提着走来走去,晚上睡觉时还可以放到被窝里取暖。到了晚上,就将这两种取暖的用具中燃烧的木炭,用燃烧后的木炭灰掩埋起来,这样既能保暖,木炭也不会熄灭。到了第二天,吹一吹或扇一扇,加上新的木炭,又能燃起来,整个冬天烤火都用这种方法。那时早已有了火柴,但为了晚上保暖,这种保存火种的方法还是常用的。在北方是烧炕,道理是一样的。
我分析这种利用燃烧的木炭保存火种的方法,就是从猿人时代一直流传至今的。后来这种方法又移植到煤炉子上,在南方老家中烧块煤,到了晚上就把火封起来,后来到北京后烧蜂窝煤也是用这个办法。但主要是为了保暖、省煤、省事,不再是为了单一的保存火种。
薪尽火传,这种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利用能源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方法,从远古到现代。但人类是什么时候学会、掌握生火技术的?
请看火焰三步曲之三。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