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缘起和自身家庭有关。其实我的父母就是特别传统的父母。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独立思考能力的成长,我有时候会开始思考他们的教育方式,为什么这样和背后的原因。这样做其实很难,因为你从小的家庭教育流淌在了你的血液里,就像从小你学会的拿筷子方式,系鞋带方法,这一辈子都会跟随你,很难改变。于是就像一种更高明更自然的洗脑一样,你很多时候不自觉的就放弃了“抵抗”和思考。
说我父母传统,是那种“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那样的传统。这让我不禁感觉,别人家的某个孩子,是我永远无法逾越的。说这句话的动机,大概是一种消极的期望?期望通过树立一个榜样,来激发孩子的竞争心理,达到的目的是超越这个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意义是可以让别的家长对他们的孩子说,然后传到自己耳朵里,自己听起来很痛快。这样的情况,其实孩子是父母的一种炫耀品。我相信如果当面对质的话,可能就像杨修一样,他看透了曹操的心思,并且当面说了出来。然后曹操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嘴上不说,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就傲娇嘛,后来面子上挂不住,只能杀掉了。换到现在没有杀掉一个人的权力(有些也有),但是可以让你生不如死,白话文叫“穿小鞋”。就我的家庭而言,我这些话是不适宜说出口的。我们的文化讲究一种含蓄,很少会有撕破脸的场景,往往到了撕破脸的时候,大家对之前的你来我往都已经了然于胸了。发泄出来,也许是给自己的面子一个交代。
可是这种期望为什么是消极的呢?从自我角度来讲,这样会激发的我的逆反心理。无论是青春期之后,孩子如果作为了父母的一种私人财产,也就是炫耀品,这种炫耀属性就无时不在了。一个孩子只能可着这个孩子炫耀,那么孩子多了也许就有轻松一些的了。但是这种攀比或者不自觉的竞争,可能会让那些父母不怎么在乎的孩子,有一些失落。也许这就是英语里面有 Second Child 的原由吧。这种逆反心理是,我是你们的孩子,你们干嘛要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呢?就让我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不好吗?为什么别人能成功的路,我走就也会成功,或者说别人走了,我也就有理由要走了?这种心理的抗争或者身体上的抗争多半失败。这时候要看父母是不是坚定的了。如果父母本身是对孩子有一条明确发展路线的话,那么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其实更晚发展,因为他只要听话,父母确实全心全意的为你付出,这就好比四个高手在带你,你想输都很难。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家学和修养等。
这里面还有一个偏差的情况。就是别人父母在炫耀自己孩子的同时,类似朋友圈,要满足炫耀的心里,就要搞一些别人没有的,别人有的东西,要搞出花样。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绝,人绝我神。所以别人父母在炫耀某些东西的时候,一定是这个孩子已经擅长什么的了。除非是真的心对心的交流。会从一开始就讨论。比如两对父母在讨论报什么辅导班,想重点培养孩子的哪一种能力。所以说,别人父母的炫耀回来给自己孩子说着听,相当于拿别人家的上等马,回来让自己孩子跑,自己孩子没骑过这种马,或者新手时还是下等马,自然有落差,这种落差导致失落,导致逆反。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顺畅。
那么别人的孩子已经是专业的了,这时候你也想加入这个兴趣,你只是一个业余的,你该怎么办呢?其实这时候别人的孩子已经不重要了。就算你是成年人,这个别人的孩子也会演变成周围的高手,当这些高手环伺的时候,是不是你的加入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显然不是,这类似于独立事件。别人是高手是别人的事情,你看见了别人站在山顶,你就一定也要想到别人爬山所付出的努力。而你只是说说,幻想有某些方式能替代这些辛劳,而这些辛劳无法替代,你只能同样付出,不同的是他的经验也许能让你成长得更快。另外,高手这件事还有个80/20原则,你其实不必要成为站在山顶的那个人,你成为可以站在山顶的那群人也挺好,或者你成功的变成曾经登顶的人。这也是一种妥协,这个世界总是有那么多杰出者,但杰出的人里面真正厉害的,凤毛麟角。这就是业余的一种上限了,作为业余你的上限可以定在专业,这个过程我认为天分不直接参与,取决于努力和技巧,而技巧的熟练任何人都可以思考出来。而倘若你把业余的上限定位在凤毛麟角,你可能会失落,因为这里面和天分有关系,要知道时也运也,多方面因素叠加,你还无法更上一层楼的时候,重新定位上限在那百分之二十,是一种积极的妥协,对自己的钻牛角尖是一种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