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个读者的微博私信,大段大段地讲述自己在今年五月份的时候喜欢上一个同在图书馆复习的男孩。
长长的留言,少女心事的粉红泡泡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像看了半篇言情小说,或者听了一首清新的情歌——
给他传了纸条,也加了他的室友;
和他云淡风轻地聊过,也反复翻看他的每一条朋友圈;
他说他心里住了一个不可能的女孩,于是就在心里暗自揣度“我会不会代替那个她”;
整个暑假都留在学校里复习冲刺,关心的早就不是别人复习到第几轮了,而是他的座位换到哪里去了;
变得烦躁不安,变得情绪化,变得不知所措,也变得患得患失。
是真的想要变成考得好的学霸,也是真的想变成他怀里那个被拥抱着的人。
有时候搞不清楚题目怎么写了,却确认自己好喜欢他,对答案时画上很多叉叉,于是深深自责,为什么要因为一个人把自己搞得那么情绪化?
于是考研变得好难,暗恋也变得好难。
难上加难的时候,整个人就要崩溃了,想要放弃了。
❤️
我把这个几乎声泪俱下的爱情故事看到最后,很想给女孩划个重点:
咳咳,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难道重点不是“马上要考研了,还有两个多月了”吗?
知道劝是没有用的,还是忍不住语重心长:
“最止损的做法是,先把研考好,我不能保证你如何做可以获得爱情,但我不喜欢你在考研上因为准备不足差一点儿而遗憾。
先把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捋顺了,搞明白了,尽力了,无论爱情结果如何,都有承担的能力。
有的事情,是两个人共同决定的,有的事情,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决定。”
❤️
最近是不是锦鲤太多,把好运气和好心态都分走了?
我频繁地被很多在准备考研的朋友叫出来,说让我给她们“心理辅导”。
朋友说自己在冲刺阶段,感觉自己背什么忘什么,真题做完对答案的时候特别紧张,要是对了就很开心,一旦错得超乎预期,哪怕多出那么一点点,还是有一种崩溃的感觉...
这时候竟然关心起经济政策,就业压力,每天都在看相关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看什么都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如果考不上,那就完蛋了。
她平常明明是个喜欢看明星八卦,追剧看热搜的乐天派女孩,谁知道这时候愁得觉都睡不好,整个人就像走在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上。
往前走,好难,往后退,不甘心,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掉了下去。
心理学里有个理论叫“吊桥效应”:
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一个异性,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
紧张的时候,把所有精力集中在一块地方时,最容易产生错觉。
考研对这些人来说,也像一座吊桥,他们走在上面颤颤巍巍,如果这个时候恰巧碰到的任何小事情,都会使得那些被题海洗刷过的敏感毛孔感到不适,并且做出激烈地排异反应,并且急于抓住任何救命稻草。
曾经我也是一个遇到问题需要花大段大段时间去倾诉和抒发情绪的人,并美名其曰“调整心态”、“调整情绪”。
后来发现,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什么“让自己放松下来”,偏偏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一鼓作气,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冲到终点再哭。”
一个人走一条长长的夜路,如果害怕,应该加快脚步跑有阳光的终点,而不是留恋在一盏灯的周围,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熄灭。
但你知道的,如果你跑快一点,就可以跑出现有的困境。
❤️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周围有一群考上或没考上研究生的朋友的社会人,我真的觉得,那些困难和困惑,关于爱情、就业、未来选择、发展方向的,都先收起来吧,相比为大后天的天气担忧,能不能先搞清楚今天是晴是雨呢?
不要太自以为是啦。
若你此刻正站在那颤颤巍巍的吊桥上,感到心慌慌,那就别东张西望,听我的,你就往前看,看着一个点就好,找到一个终点,然后慢慢靠近它。
尘埃落定之时,无论成败,你都有大把的时间去矫情和情绪发泄。
准备考研是这样,准备高考是这样,人生中任何一段艰难的时光其实都该这样度过:先解决困难,先达成目标,后解决情绪,后自我怜惜。
就像我的朋友林小四说的——
“总说自己迷茫啊徘徊啊心思不定要多想想啊,其实一直在回避一个事实:
能力不足的人,是没有选项的。”